美文网首页
“华“与“夏”的由来

“华“与“夏”的由来

作者: 史虫l | 来源:发表于2024-02-18 23:51 被阅读0次

网上找到这点资料,都是传说,不存在对错,最好记忆的是“华山”和“夏朝”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其后是《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说的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这里华与夏互文同义,皆指有夏(或诸夏)之居。

关于“夏”的来历,自然是夏朝或夏后氏,这里没有疑问。

至于“华”,则有“华山夏水”之说,华胥氏之说,以及“章服之美谓之华”的说法。

1、华山夏水之说: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

至于夏水,则是汉水或汉水的一条支流。

《史记·苏秦列传》:“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此处“夏水”可解释为夏天的河流或某一河流的名称。据《水经注》言,故道从湖北沙市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亦有旧说夏水即今长夏河,按长夏河源出江陵县西北,东南流至沔阳县南入长江,与古代夏水经流大不相同。

然而这里也有疑问,此处夏水之“夏”与华夏之“夏”所代表的的地域概念难以联系的起来。华山夏水之说,华与夏二者等同不起来,此说难以令人信服。

2、华胥氏之说:

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共同的母亲,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中华民族之华字的来历。

华胥履大迹

华胥氏最早的记载,见于《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馀年不辍。”

相关文章

  • 2017-10-15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就是华夏名称的由来。”夏语遥解释着她们名字,心华听得不太懂,听到“...

  • 智慧医疗,想象无处不在

    2017年全球500强VC论坛,智慧医疗峰会,由来自起点创投、奥博、IBM、宝藤生物、亚马逊、夏鼎、华医、创瑞、赛...

  • 华姓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很原始,没有文字记事,没有完整系统的语言互相交流,只是出于身体本能地需要摘树上的枝叶...

  • 夏姓的由来

    ‘’夏‘’姓以大禹为祖,以夏朝国名为姓,起源于‘’姒‘’姓,关于夏姓的起源在《史记·夏本纪》里有详细的记载:大禹的...

  •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

  • 2017-10-11

    八月将至,夏语遥也将要去往省城,与心华依依惜别,临行时,夏语遥带上还没画完的画,与心华相约:乡试过后,不论考取与否...

  • 《华与华工作法》【009】《丰田就这么几招》学习笔记—丰田生产方

    《华与华工作法》【009】《丰田就这么几招》学习笔记-丰田生产方式的由来?2020-09-010 1、 为使TPS...

  • 华农的夏

    立秋已几日了,头顶上的太阳却丝毫不减他的强度,似乎这夏天才刚刚开始。 宿舍楼下的鸡蛋花开了个茂盛,洁白的花瓣中一抹...

  • 兹宋有乱

    宋元公无信多私,而恶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曰:「亡愈于死,先诸?」华亥伪有疾,以诱群公子。公子问之,则执之。夏...

  • 夏明华

    夏明华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她长得很漂亮,鸭蛋脸,薄薄的嘴唇,眼睛大大的,戴着一副眼镜。我刚上初一的时候,她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与“夏”的由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nm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