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大值日,每一个课间都要到一楼一年级对开的网格点站着,观察学生活动,希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年级的小朋友朝我聚拢过来,首先是一个:“老师,你是五3班的班主任危老师吧?”
“是啊!”
站在我前面的是启天的弟弟,他仰着小小的脑袋看着我,明知故问:“你是教语文的吧?”
“是啊!”
“五3班是在三楼吧?”
他的问题全都是无话找话——他曾经不止一次到过我们教室,不止一次和我聊天。这时候,又来了一个男孩子,站在他旁边,看着我们。
“是啊。你叫什么名字啊?”我问,启天在作文里曾经写过弟弟的姓名,但是,我没有记住。
“我叫元。我的名字和哥哥的很像。”他很认真地告诉我。
确实,“天”字和“元”字,太像了,果然是亲兄弟。
“你哥哥喜欢我吗?”轮到我问他。
“喜欢。”
“你怎么知道?”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你们应该在五楼才对呀!为什么在三楼呢?”
他终于问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他肯定思考过。在他的观念里面,他上一年级,在一楼,在地面上,二年级就应该在二楼,三年级在三楼,那么,五年级理所当然应该在五楼,不是吗?但是,学校的安排和他想的不一样,一二年级在地面一楼,三四年级在二楼,五年级在三楼,六年级在四楼。
“你去前面,那边,”我指了指一年级对开的围墙下面,有几架飞机模型的位置,“过去,去数一数,我们这栋楼有几层。”
他蹦蹦跳跳地过去了,旁边那个男孩子也过去了。
不久,他们回了来,曲了大拇指,告诉我:“总共四层。”
旁边那个男孩子曲了四个手指,竖着大拇指,说:“四层。”
真有意思,两个孩子表达“四”这个数据的方式居然完全不一样。
“老师,你叫什么老师?是教什么的?”男孩问。
元推着那个男孩往教室方面走:“我告诉你,她是危老师。”
一个留着顺溜的学生头,刘海整齐地排列在眉毛上面,眼睛圆圆的,下嘴唇侧边有颗黑痣的圆脸女孩走了过来,看着我:“老师,你是教什么的?”
“你猜。”我有心逗她。
“教语文。”
“你怎么猜的?”
“这儿。”她抬起右手,指了指我的眼睛下面。
我以为她因为我的熊猫眼猜我教语文,转念一想,不应该,小朋友应该不会用黑眼圈做判断的因素,应该是指我的眼镜。
“戴眼镜的老师,都教语文吗?”我问。
她认真且严肃地点了点头。
这时,上课铃响起,孩子们呼啦啦调转了方向,纷纷涌向各自的教室门。
我赶紧站定,让他们毫无阻碍地飞奔而去。
我老了吧,怎么觉得一年级的孩子那么可爱?是没遇到调皮崽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