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学四决

心学四决

作者: 心无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22:32 被阅读53次

心学四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书名

心学四决

作者

王阳明

类别

国学经典

来源

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门四句教

相关文章

  • 心学四决

    心学四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

  • 浅谈:王阳明“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众说纷纭的世界,唯有坚守自己的本心,才能得...

  • 心学(四)

    文/小播读书 第四十六章:心中没有困难这回事 王阳明接着说,在修身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精神、道德、言行应该以收敛为主...

  • 悟《心学》有感

    尧舜禹这些圣人开创了心学的源头,其16字心决也是心学的精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期间讲到了...

  • 用心学四决来生活 你的人生再无难题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王学,...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9】心学和理学

    四、阳明心学 第四个儒家,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因为之前还有一个陆九渊,也叫陆王心学。心学的开创者,可...

  • [读书清单]明朝那些事儿(五)

    001 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先生一生从未放弃过...

  • 咏怀(十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四决圣人言,知行合一躯前行。 吾即吾天御万...

  • 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阳明心学(四)

    关于好名 先生说:“做学问最大的毛病在于爱好虚名。”薛侃说:“从去年起,我认为我的这个毛病已经减轻了,现在认真省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学四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po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