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就能顺利喊出我的英文名“Shellyrain”这让我和在场的家长很欣喜,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完整的说出来,而且能够在生活场景里面运用,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好的习惯。
有的孩子可以快速的说出名字,有的却不能。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所擅长的不一样,所以发挥自己所长,补充自己所短,这个意识在俗语中早已被众人所知,而对于生娃和养娃的父母来说,有时候会一叶障目,忘记这个最简单的常识,在内心里面对孩子有更多的期待,横向和纵向来对比,其实没有可比性,正如我们的五个手指一样,怎么会一样长呢?
今天当我们在拉圈的时候,明显看出来孩子们对于big和small用行动来表达有持续的兴趣,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方式喜欢玩,而刻意的把圈肆意放大并拉扯,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或许就是一个立界限的好机会,in the circle,not out of the circle,hand in hand,not push or pull it。于是男孩子们知道需要站在圈内、牵好手。昨天的歌唱声有声音不清楚,对于第一次上课的孩子来说,也是正常情况,今天再次唱歌时,发现potato的歌曲歌谣熟悉了很多,也自信了许多。加入今天直观的图片和手的动作,孩子们似乎更加确定了,对于数字有了一定的感知,能顺利做出反应。并且和场景结合表达了自己的年龄,而对于提问似乎还需要继续引导和练习。
认识自己和他人,昨天的课上孩子们或许只是对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而对于身边的孩子们的名字并没有引起重视,今天在圈里特意设了几个凳子,唱完歌之后坐下来稍安静一点,有机会练习介绍自己和问候他人,慢慢的节奏和语气让孩子们眼神聚焦,大部分孩子可以独立介绍自己并打招呼,这个过程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并且也让孩子们学习重复简单的东西,只是老师变换了形式而已。为了方便孩子可以增加互相之间交流的兴趣,老师拿出来沙包任意选择伙伴,从一开始的大力发射出去,到轻柔的扔出去,这个简单的过程孩子学会了尊重并爱护他人,如果孩子们顽皮乱丢,老师会扔回沙包,重新让他再扔一次,这个过程不需要语言表达,只需要你用行动为孩子们树立行为的榜样,并且最后用语言鼓励他们。从一个人、两个人一组,到所有人一起,在这个群体里我们学会了打开自己、和他人建立交流,并且在一群人里面表达英语的习惯,孩子们也明白了自由表达的习惯,不需要刻意去争抢机会,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我听到了着急的娃在跟我说,我还想玩这个,想玩和能不能玩这个界限上老师会选择能不能玩,选择合适的时间做事情对此时孩子们的习惯也很重要。昨天两个娃选了两本书,今天三个娃三本书,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有一些娃是听觉型孩子,一直认真听但眼睛不看我。有些孩子是动觉型孩子一直喜欢用肢体表达,还有视觉型孩子,眼睛一直看着我的脸。故事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声音、肢体和书都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昨天对于阅读意识的培养,从封面、封底、作者、插图作者、出版社和书的顺序这一系列认真书的过程,孩子从我拿到书开始就进行了主动的解读,或许我们就理所应当觉得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怎么读书,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拿着书,从左到右的阅读,是需要和孩子交流表达的,对于不认识的“小豆芽”孩子们其实并不知道书是怎么读的,而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动作、习惯在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很欣慰孩子们一次课就已经明白了。
更加好笑的是孩子们在进行活动练习的时候,拿到书就做题的自觉性让我止不住,看到题目就想做。也看出来急性的孩子没有那么完美,慢性的孩子耐心的品质。这些现象也反应出来孩子们的优点和缺点,拿出他的优点鼓励,私下把缺点通过练习提升,这才是我希望传达给家长们的理念。关注和发现孩子们的优点,鼓励并持续表扬,私下带着孩子们一起克服他的缺点,给予实际的帮助,在过程中建立有效的亲子关系,才有机会让孩子自然生长。
今天所有的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的水瓶和制作的名字卡,这些和父母的活动家长们一定要花时间来陪伴他一起做,未来这个画面会久久印在孩子们的头脑里,或许以后就是他的灵感源泉,它可能会是一段音符、也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任何一种文字,因为这就是你用爱浸润的孩子的童年。
课堂随笔2 课堂随笔2 课堂随笔2 课堂随笔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