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然后去超越

作者: 容笑亦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08:37 被阅读0次

        今天趁落日之前赶去市区朝拜了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盐湖。站在高处眺望那无边际的盐湖,脚底的厚重感也是在我自己的家乡所无法感受的,历史的长和短在言语所要描绘的故事上就能凸显出来,这不是说我们的故乡因为文化底蕴不够厚重而汗颜,只是说在感受中国五千文明的历史方面,在运城,在盐湖有着更多的记录时间变迁的“符号”。人是符号性的动物,我们通过符号来接受教育。如若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有关历史的符号且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了,那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变迁时,应该是更加深刻,比如人的生活之根本—需要盐,如何产盐,盐又是如何通过丝绸之路流转出去、、、这些因该早在我们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在父辈们的口口相传中流传下来,让我们同盐和丝绸之路的历史较沿海地区的孩子们更加亲密的共同存在了。

        回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是传递抽象符号的固定空间,虽然我们依然接受技能型和关系型两方面的知识,但学校并不是真是的场景,它是一种异化的存在,我们一生中要所发生的重要的学习活动,还是要在职场中进行。

      在从盐湖回到宿舍后,与我同行的两位年轻老师共同发出了一种焦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的不安全感。首先我坚信她们能放弃在家中安逸的暑假生活而千里迢迢前来学习必是有追求的,更是求上进的,而生活抑或是职场状态让其不安到底是和原因呢?

        在这里可以本真状态和超越来进行剖析,我们可先还原到本来的学习习惯,从我们出身就开始自发地接受父母为我们传递各种知识的符号,然后是幼儿园老师,一直到大学的老师。然而,进入职场后,我们从单向接受符号转变为输入的同时更多的是输出符号,重在符号的输出!甚至是不会再有他人强加地为你输入符号,所以这种符号运转程序地改变必然会导致习惯地破坏,也就是她们所感受到地焦虑—在输出甚至是没有输入。而我们与外界地联系是彼此相融地共在地形式,不是它之于你,你也要之于它,此在是以一种因缘关系地存在。转变获取符号地方式,发挥我们地主观能动性,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超越我们的目前的庸常状态(平均状态),从而达到本真状态,体味人生的高潮。

打破然后去超越

      延续下还原的话题,还原什么,是什么被遮蔽了,还原是为了去蔽,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因为我们提出问题的同时是要思考的,比如辩证的,比如多维度的、、、你提出了问题并不是完全把此问题丢给别人,然后显得与自己无关。提出问题意味着你发现了问题所在,让我们站在勇于去蔽的角度琢磨下。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会碰到这样一类学生,脑袋瓜聪明伶俐,反应速度快,但学习不积极,成绩徘徊在中上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经济富裕,可忙着赚钱没时间管孩子。在老师紧紧盯梢下,成绩就上去了,一旦老师放松,成绩就下去了。与家长多方沟通,家长们的态度表示随遇而安即可。教师们感慨是家长要求不高,孩子又不够努力,结果就是长期的在教师们感觉家长不配合的情况下,开始麻木放弃了。“家长满足现状”是本原现相们,相信大家是不相信的,如若相信就不会一再的感慨!那让我辩证下,假设这个孩子成绩突然下降,家长会依然满足还是焦虑?答案肯定是“焦虑”!又假如这个孩子成绩突然进步甚至是满分,家长会不屑还是欣喜?答案也肯定是“欣喜”!

        现在我们再判断下家长们的态度,他们是真的没有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么!可他们又确实安于现状!是什么遮蔽了家长们的心和这位老师的眼?如果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这是我们人的平均状态,暂且把它理解为“习惯”!接下来只需打破原有的习惯,构建新的或者大家认为好的习惯,变差是打破,但会带来焦虑;变好也是打破,会带来欣喜,只是变好比变差难度要大很多!儿童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需要时间去形成去巩固,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努力和耐心。表象会被遮蔽,遮蔽又是一种宿命,让我们还原教育的本原,学会抽丝剥茧般思考,直至照面本真!

        学哲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思考,思考如何让我们进步。“进”表示鸟儿蹦蹦跳跳地在走学哲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思考,思考如何让我们进步。“进”表示鸟儿蹦蹦跳跳地在走路,但是小鸟只会前进,不会后退。《存在与时间》反复被强调存在地时间性,海德格尔提出地向死而生又意味这什么?死是消极地,但当我们面对当下地困难是,是应该被迷茫所桎梏,还是抬起头看一看将来,将来我们会面对死亡,而当下地痛苦对于死亡而言,抑或轻如鸿毛、、、消极的死亡是否在把生活变得积极!

        如果我们生命的长度已在冥冥之中注定,那为何不学会放下,或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拓宽我们地生命,拔高它的深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无愧世上走一遭!

相关文章

  • 打破然后去超越

    今天趁落日之前赶去市区朝拜了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盐湖。站在高处眺望那无边际的盐湖,脚底的厚重感也是在我...

  • 神话从未有

    神话能打破, 神话正在打破, 神话都在打破神话, 神话总被打破, 当心神话会被超越。...

  • 练习2

    打破自我,方能超越自我。 专注当下,把握现在~

  •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贵族不是用来仰望的,是用来超越的! 打破传统,方能创造未来!

  • 7.《瑜伽经》:瑜伽就是化除意识模式

    1.2瑜伽就是化除(即打破或超越各种)意识模式。 The patterning of consciousness这...

  • 常态

    事与愿违是常态,通过你的智慧和行动打破常态,你就会超越常人。

  • 2017-11-13

    人生就是你成立无数的观点 然后去打破它 然后再重塑

  • 超越期待:打破壁垒勇于展现自己,用经商思维经营人生

    超越期待:打破壁垒勇于展现自己,用经商思维经营人生 书名:《超越期待》 作者:松浦弥太郎 解读:爱萍 刚过完年,中...

  • 0420 打破你的无聊 然

    虽然看我的晨读同学不多,但我还是要坚持写出我独一无二的语言。同时为了更有效率,我决定更精简。 打破你的无聊人生! ...

  • 六祖坛经(般若品)2-11

    般若品 迷悟有迟疾(三) (三)只此见性门 这个见性法门的本身,是超越顿渐,超越迟疾,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然后去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wm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