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时听书,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听得心隐隐作痛,听得热泪盈眶。
知道史铁生,源于我们教材上的一篇课文《那个星期天》,我每一次读,都读到热泪盈眶,他通过一次次内心独白和融情于景,把一个小男孩从期望到失望的心情,描写得触动人心。
后来,课文之外总是拓展阅读他《秋天的怀念》,而这篇文章我每次都读到哽咽。那母亲的不安、母亲的小心、母亲的欣喜,每一分情绪都在为儿子而绷紧。
可以想到一个母亲的心酸,她的儿子从小活蹦乱跳,长大了双腿残疾了。坐在轮椅上的儿子暴怒无常,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在墙外停着儿子摔东西的声音。说话都不敢用“踩”之类的字眼。她不痛苦吗?她不但痛着儿子的痛,还痛着自己的痛:老天为什么会这样,夺走她健全的儿子?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一个年轻人,突然觉得腿就不行了,在幻想着不太严重的时候,现实却恰恰相反。21岁的年龄,天天住医院里,每个主治大夫都来看他,都说,这个病要慢慢来。其实医生对他的病真的没有办法,而他又这么年轻,只能鼓励安慰他。
《我与地坛》就是写了他一个人,推着轮椅在地坛的日子。或愤愤不平,或生无可恋,或后悔遗憾,或坦然平和……
他愤愤不平:为什么让我瘫痪,为什么让我出生,既然一开始是健康的,为什么在最好的年华里又把健康夺走?
他生无可恋: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活下去呢?
他后悔遗憾:为什么当初对母亲那样?明明母亲心里是更难受的,他还总是给母亲发脾气。母亲啊!我的小说发表了,你却不在人世了,你为什么不再等两年,看着儿子发表小说呢?
当然,这本《我与地坛》不只讲这些,就上面关于他在住院期间的事,也是我在上面听到的,那一个病人的心理变化,写得真实而又让人心疼。
这本书上,有他对健全与残疾的看法,有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有对母亲的忏悔,有对友谊的感恩,里面穿插他看到的故事,听到的故事,以及人生的感悟,值得买本纸质书再次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