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东方现“名师造假”丑闻 K12领域竞争激烈

新东方现“名师造假”丑闻 K12领域竞争激烈

作者: 选校专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09:49 被阅读0次

近日,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亚布力论坛中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环节发表演讲。对于近日媒体曝光的新东方老师造假问题,俞敏洪表示,是媒体把事件放大,属于老师的个别行为,已经将其开除。

就在新东方(NYSE:EDU)发布亮丽四季度报前夕,新东方旗下泡泡少儿英语被媒体曝光“名师造假”—泡泡少儿英语的培训老师在对新老师进行培训时,会教新老师弄虚作假对自己进行包装,并教新老师如何忽悠学生和家长,使学生家长留在新东方。事情曝光后,新东方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北京新东方表示已对该教师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责令泡泡少儿部总监以及学校校长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在集团范围内通报批评。

俞敏洪表示,此次危机对新东方也不是坏事,一方面考验了新东方最高层的核心理念,管理层的价值观是否正确,“我们之前还有很多危机,2012年浑水公司做空,我早就对财务人员说,任何数据都不能造假,新东方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他还表示“这个礼拜我对新东方做了六个改造,将坏事做成了好事。”

实际上,新东方大力发展K12业务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曾在2013年于新东方任职的老师刘东向记者表示,当时公司的营收主力是北美(即托福GMAT等培训),优能中学和泡泡英语的作用并不突出,只是新东方的K12业务要面临的是一片野蛮生长的市场,在这块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优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东方这艘教育航母仍旧向前快速行驶。根据新东方公布的2017财年Q4及全年财务业绩,2017财年,新东方净收入约为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净利润约为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泡泡少儿业务营收增长超过55%,优能中学收入增长率约为40%,报名人数增长率为45%。

若以人民币计,新东方的K12业务收入在2017财年度同比增长44.2%,占2017财年总收入的55%。不过,这样的成绩对于规模庞大的培训市场来说算不得什么。

所谓“K12”,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其中“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12年级(即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以“K12”指从幼儿园到高三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

在K12教育领域,新东方除了要面对同为美股上市公司的学而思(NYSE:XRS),还有多如牛毛的小型培训机构。对于家长来说,培训机构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培训老师的资质,因此大部分培训机构均将“名师”作为主要卖点。“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考试的惨烈使得家长愿意付出不菲的补课费,老师每节课的收入与之比起来并不起眼,相对低廉的成本使得这一行业变得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资本及人力涌入这个市场,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通常都是师资与家长之间的竞争:家长直接为公司带来盈利,而好的师资是吸引家长的必要条件。据悉,乐课力教育是由数名从学而思出走的老师成立的地区性教育机构,由于薪水条件较为优渥,乐课力教育自成立以来便挖走了大量学而思老师,与此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生源及教学资源。2015年,双方对簿公堂,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案号(2015)徐民三(知)初字第1324号】显示,上海学而思状告乐课力教育侵权并胜诉。

如新东方“名师造假事件”一般,事情到了公司层面似是有了一个完美解决。但具体措施我们还不得而知,目前省教育厅方面似乎并未有相应部门来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管理,培训市场如何监管还是很大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东方现“名师造假”丑闻 K12领域竞争激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xu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