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的故事》
—浅读有感
文/心开
莫须有先生是废名笔下的人物。我想废名先生的构思大约源于岳飞的故事吧!杭州岳王庙里长跪不起的秦桧炮制而成十二道金牌,在说书人里口口相传里,绘声绘色描述出来一个抗击金兵而不得,却被“莫须有”加罪。
“莫须有”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最初见于《宋史·岳飞传》,意指“或许有”或“也许有”。在历史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某种指控或罪名缺乏确凿证据,仅仅是猜测或推断,因此带有冤枉无辜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莫须有”通常用来比喻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的诬陷或指责。在也许和或许之间的灰色地带的碰撞也许就是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废名先生塑造的“莫须有先生”大约源于自身的性格,生活在城市却对乡村生活无比喜欢,正义感十足却在言语之中透露出来一种睿智的形象,思考与博学多才之间的态度,同时也是一个游走于诗歌,散文,小说之间的三栖作家。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集合体,鲜明的特性勾勒出来的形象,仿佛看到其中灵动的个性,这种辨识度很高的形象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头一眼读到的诗歌就如同澄澈的小溪,间或有许多组队一起的鱼儿游来游去,有的是一条小鱼的独自思考,即使是第一人称视角来看,主观感受达到一个通感的六识全面调度的作用,自身的感知透过这个世界显示出来的花,草,星空,日月等元素符号表现出来,最有名的那首诗《十二月十九日》涵盖所有美好的元素,同时也在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里抒情。相隔这么多年,依旧以此打动我的心。
十二月十九夜
作者
废名
创作时间
1936年
出处
《水边》
诗体
新诗
作品原文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夜,灯,海,思想,这几大元素的跨越式时空里奠定了思想注入的不同类型,叠加使用意象对话,不突兀。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得诗歌也在断句方面,气息不间断而流畅,尾句突出冬夜里的声音,更多的是暗喻当时的环境吧!隔空对话这么久,才发现我只是一空窥见废名先生的诗歌与小说,谨以此作为一个纪念!
20240524 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