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倾城之恋》解读

《倾城之恋》解读

作者: 张聪_2048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7:38 被阅读32次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前后经历的生存和挣扎。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随即引发轰动。1983年,导演许鞍华首度把《倾城之恋》搬上荧屏。2006年,《倾城之恋》的新派话剧版本登陆舞台,主演梁家辉更凭此剧,斩获上海戏剧界最高奖“白玉兰”奖。

一部作品被改编多次,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能给读者带来怎样的生活启示?本书通过三个部分解读:

第一部分:白流苏“深爱只是为了谋生”冷酷的婚恋观,源于原生家庭的缺陷。

女主人公白流苏是上海一个没落封建大家庭中的六小姐,因无法忍受丈夫的恶劣形迹坚决离了婚,回到娘家,却受到娘家人的无情对待。

在接到夫家报丧的消息后,娘家人嘴脸暴露无遗,说她是“天生的扫帚星”。三哥希望她回到夫家过继个孩子,而流苏的亲妈也说:“你跟着我,总不是长久之计,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

显然,在很多情况下,亲情也会受到“利”字的影响。这种“利”倒不一定就是金钱,任何诱惑都是一种“利”。

所以当流苏陪妹妹宝络去相亲时,当范柳原一次又一次请她跳舞时,她并没有拒绝,她认为今天的事,她不是有意的,但是无论如何,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早哩!宝络心里一定也在骂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在张爱玲眼里,白流苏这样的女性,秉承着“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这跟她的父母婚姻阴影有关。原生家庭的缺陷对一个人的影响会贯穿一生。白流苏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还能怎么选择?她生在一个旧式的封建家庭,她只能倾注全部精力,在这一场近乎赌博的婚姻冒险中。

第二部分:以结婚为目的婚姻,让流苏的爱情充满坎坷。

流苏是聪明的,当徐太太让她陪同去香港,她便知道是范柳原的主意了,流苏迅速地盘算了一下,以她现在的情况,再找人家也只能是做几个孩子后妈的那种情况了,也许还不如范柳原。所以她想用她的前途来下注。但是流苏是不爱范柳原的,

可以说一开始,流苏与范柳原的感情就不是爱,她只是要为自己找一个出路,离开现在的家。所以说以结婚为目的,无爱的恋爱也何尝不是耍流氓呢。

也正是因为这目的不纯的交往,使流苏在香港的日子,与范柳原之间总是处在一种胶着的战争中,两个同样聪明而自私的男女,斤斤计较着自己的得失,绞尽脑汁地算计着对方。

终于在一个深夜,当柳原在电话中说了“我爱你”而流苏没有回应后,柳原认为他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他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他。而流苏也揭了他并不想结婚的真实想法。流苏终于明白,范柳原之前有意当着人和她做出亲昵举动,自己根本没办法澄清自己他们还没有发生关系。于是她骑虎南下,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爷娘,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但流苏拒绝了这条路。她回到了上海,那个继续看她热闹的白公馆。在流苏的眼中,淑女的身份是她唯一的砝码了,她不能先自贬身价,让范柳原更加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结婚成为了她逃离原生家庭,奔向幸福人生的唯一出路。

果然范柳原从香港来了电报。流苏第二次来到香港,这一次,两个人真的在一起了,然而第二天早上,柳原就告诉流苏他一个礼拜后就要上英国去个一年半载,并且是不可能带流苏一同前去的。流苏想要的婚姻上的保障依然没能实现。退而求其次,流苏还有经济上的保障。

第三部分:战乱让流苏收获了和柳园的爱情,但结婚并没改变柳园的生活习惯。

一九四一年,日军进攻香港。在流苏以为没命了的时候,居然还活着,她也想起了柳原,却有恍如隔世之感,仿佛现在的这一段,与她的过去毫不相干,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柳原回来了。

柳原带流苏来到驻扎着军队的浅水湾饭店,之后英军战败,两人回到家,“ 每天只顾忙着吃喝与打扫房间”,柳原各样粗活都来得,扫地、拖地板、帮着流苏做家务。流苏初次上灶做菜,“居然带点家乡风味”。

当灾难摆在面前时,本不是夫妻的两个人,居然过起了平常夫妻的日子,因为在那时候,“ 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结婚启事在报上刊出后不久,港沪之间恢复了交通,他们回到上海。柳原又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了。作为柳原的名正言顺的妻子,流苏还是有点怅惘,也只是有点怅惘。

白流苏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无法逃脱封建家庭的控制,下半辈子必须依靠男人,利用男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于是她和范柳原的婚姻成为了交易,是她谋生的工具,说白了就是为了钱。虽然小说结局中,白流苏获得了看似圆满的婚姻,不过这是无爱的婚姻,是凄凉的,与她第一段的婚姻并无实质区别

女性获得爱情之前,一定要让自己强大独立起来,不要成为男人的附庸。如果你是婚姻中的弱者,即使依靠某一方面优势赢得了爱情和利益,但双方彼此成长不同步,依然面临解体的风险,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所以,女性朋友们记住,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开出花来,不管你面对的是范柳原还是吴彦祖。

相关文章

  • 《倾城之恋》解读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前后经历的生存和挣扎。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

  • 浮华转身 爱恋纠缠

    不觉秋已近,倾城之恋也仅仅读了倾城之恋,不曾想所谓倾城之恋竟是那寥寥几笔。其他附和着收进倾城之恋成此厚重一书...

  • 倾城之恋读后感

    此倾城之恋非彼倾城之恋。 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小说 让我意识到“倾城之恋”的意思原来是在一座城市被战争摧毁的基础上...

  • 倾城之恋 :惊世 现实

    最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今天偶然翻出之前看周润发版《倾城之恋》的老照片,有感而发,以此致敬《倾城之恋》。 谁,执...

  • 张爱玲《倾城之恋》人物解读

    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一大抵如此。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

  • 阅读日记46--《倾城之恋》

    今日阅读《倾城之恋》中的《倾城之恋》,P160~P201,计42面。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

  • 奈何心头一朱砂

    《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

  •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读《倾城之恋》有感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倾城之恋》就是...

  • 旧时倾城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BE(即Bad End)。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

  • 倾城之恋(新韵)

    倾城之恋欲倾城,咏絮才情举世惊。今日银屏重演绎,个中不见张爱玲。 注: 《倾城之恋》发表于1943年,是张爱玲(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城之恋》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yy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