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29)

作者: 暮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2:39 被阅读14次
读后感(29)
《述评:2019的新闻监督路在何方?》是狼头长啸李树身先生发表于1月2号的一篇文章。

李先生开篇即说:近段时间以来,笔者隐隐感到有“不知来自何方的无形之手”,正在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向盘忽而左转忽而右转动,摇摆不定,造成舆论混乱。

就连颇具影响力的“侠客岛”都被迫见风使舵,唱起了“回头歌”,盛赞“劳动教养、收容教育等行政处罚措施,事实上都是有严肃的教育功能”。这在笔者昨日发表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多家大型自媒体网站上的《述评:让依宪治国不受法外之诉干扰》一文中已有所披露,不再赘述。

接下来,笔者认为“不知来自何方的无形之手”,正在一步步的严控网络正能量言论,致使一些网站进退两难,不得不让网民纷纷“躺着中枪”。

比如,“知乎”网站的“管理员”向笔者不断地发出告诫:“你的文章被建议修改:政治敏感。建议修改期间,文章内容对其他用户不可见。修改提交后会自动进入评估状态。”笔者每次都如此无能为力地回复道:“尊敬的管理员朋友,我不知要做如何修改,才能让你满意。就请你别发吧,反正这文章已在多家大型自媒体网站上发表出来了。”岂料,“知乎”的“管理员”告知对笔者处罚结果是——“停发你稿三天”或“停发你稿七天”。显然,所谓笔者那些属于“政治敏感”这类词汇,是早就被“不知来自何方的无形之手”统一输入了“人工智能编辑系统”的。但笔者同样的文章却在多家大型自媒体网站上又能平安出世,说明小网站太弱势,他们是泥菩萨过河——连自身都难保哪有能力保护网民?“别难为他们。”我对网友,试图这么自圆其说。

但更不可思议的,是笔者在发表披露“白手套”吴小晖的时评文一分过后,笔者的“狼头长啸微信公众号”就被告知“你被永久封杀”,连让我重见天日的希望都没有留下一丁点儿,如同皇帝召曰:“杀无赦!”显然,这是“不知来自何方的无形之手”,在亲自出手封杀我的账户并亲手去领取丰厚酬金。

不过滑天下之大稽的,莫过于被“天涯社区”告知:“你的‘狼头长啸天涯论坛、博客’已被封杀。解封时间为:2028年10月13。” 真是笑死人不偿命!想想吧,在今后10年内也许作恶的天涯和老迈的笔者都已死光光了,还"解"什么“封”呀?天涯,你也真能逗的!

最后,笔者引用最新媒体消息,用来再次印证“笔者隐隐感到有不知来自何方的无形之手,正在将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向盘,忽而左转忽而右转,摇摆不定,造成舆论混乱”这感受,绝非毫无依据。

李先生披露的问题确令人心忧不安。

读后感(29)
《我虽心语如潮,但2018是“小崔年”》是李树身先生写于2018年12月31日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李先生对年轻网友“何小芬-公民公众号”昨天发表的《大骂最高法,小崔,你是疯了吗》一文刮目相看,连呼“后生可畏呀”,“长江后浪推前浪呀”......而且,心悦诚服地乐意自己被这“后浪”拍在沙滩上。

该文称,12月26日晚上的时候,崔永元发微博怒怼最高法院,怼的是最高法院曾经丢失过这个案件的卷宗这件事,小崔甚至用了“*你妈的”这样直抒胸臆的词汇,对于事实的描述,小崔用了这样一句话:“从省长到院长勾结在一起耍尽花招……”

该文称,《人民法院报》昨天推送的文章是《别瞎传,没丢》,摆出了一副和崔永元正面应杠的姿态,但是在文章发出去没多久,竟然主动删除了该文章。杠的那么硬,竟然主动删文,不怕人们多想吗?也许是不怕,也许是没有办法,至于其中真相,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的是被最高法院回怼以后,崔永元的气势一点也没有弱,相反是越来怼的越凶了,并且接连祭出来的大招,这其中甚至有疑似最高法院内部人士的证言。

73岁的李先生说还真是没有半点儿资格来回顾自己无所作为的2018年,反而愈加相信“何小芬-公民公众号”所言:“2018是小崔年。”李先生在文中全文引用了“何小芬-公民公众号”的这篇文章:

先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娱乐圈,已经够遭恨了。小崔不管不顾,居然又写了《一声长叹一声雷》,把矛头直指更大的利益集团。

小崔你太任性了。你知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担心你,为你的生死捏一把汗?

你兀自挥动如椽大笔,一篇篇犀利、大胆的文章面世,彻底引爆舆论。

因为话题太火,你的很多文章连一个热搜都没上;

因为关注度太高,微博文章甚至不显示那惊人的阅读量。

小崔,怼娱乐圈,怼公安局,怼最高法,你是疯了吗?!你动的蛋糕太大了!

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青史留名的悲剧英雄。你的初心,不过是想为这个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只是没想到,这点事如此之艰难,竟然要以身家性命为代价。

最近这几年,开始有人用这句话悦诚服形容你:

当一束光照进房间,把房间里的罪恶肮脏照了出来,这束光便有了罪。

但崔永元啊,你哪里是一束光。

你简直是一把史无前例的思想火炬,妄想照亮960万平方公里的房间。

你说,你是不是罪大恶极?

在今天这个太平盛世,我们都学会了在自己精致的小世界里活着。就像今天的北京,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在逛街、约会、遛狗,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只有你知道,繁荣的表象下,还有无数地方藏污纳垢。你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敌人躲在暗处,看似无迹可寻,却又无处不在。

可你也并不是他们想象中无坚不摧的人。你不是神,也有脆弱的一面。目睹社会种种病态,你独木难支,终于罹患重度抑郁症。

此后,你再也无法在夜晚安睡,有太多事情悬而未决。

在时代的长夜里,你成了唯一醒着的人。

你的心理医生劝你:崔永元要是没什么责任感,他的病就好了!

你偏偏要说: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病好了也没用!

唉,小崔,在我们世俗人看来,你实在是蠢!

早在多年前的某个下午,你走进柴静的办公室,严肃地谈起了一个话题:

社会良知正在失去。

缺少希望,缺少坚守的人,让人想要放弃。

如此直面性命的事情,你谈得失望,谈得痛苦,愁容满面。心里有一块石头,死死地压着你,逼着你。

柴静只能对崔永元说:

小崔,不要放弃。我们需要你,中国需要你。

嘿,他们都叫你小崔,以为你还是30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记者呢。

其实63年出生的你,今年已经55岁,早就成老崔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本该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你的良心却始终意难平。

那一年中央台年会,你请来了罗大佑,带着400条汉子齐声唱起了《光阴的故事》,响声震天。

岁月带走了你的青春。

你情难自禁,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抹泪。

全组的人,无不动容。在他们眼里,你是媒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化身。可是那两块铁肩,也快要担不住道义了。

前些天,你在写给自己的文章里说,梦到了远在天堂的父亲。你依恋的父亲崔汝贤,曾经的军队老首长,抗战老英雄,已经离开你快一年了。

那个梦里,嫉恶如仇的老父亲,只对你说了三个字:

不能退!

你何尝想过后退。在这条布满豺狼虎豹的路上行走一天,已属不易。而你从一个少年到一个老者,已经踽踽独行了30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声落寞的叹息,是你留给时代的背影。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尽了一个中国公民该尽的所有责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崔永元啊,你不蠢。

蚍蜉撼树,凭的是一腔孤勇;

螳臂当车,端的是一副肉躯!

但你的孤勇和血躯背后,有十亿国人的支持。

没错,我们习惯了闭着眼,选择了无视和沉睡。因为我们早已习惯随波逐流的生活。

但朗朗乾坤下,还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那就是正义。

此刻,中国人终于不再是百年前鲁迅笔下的看客,麻木的,呆呆的,只知道张着大嘴傻看,对着尸体指点和哄笑。

我们在转发一篇篇文章,身体力行地支持崔永元,竭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呐喊。

这是来自民间的呼声!这是中国公民的觉醒!

没错,

这声音还很微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呐喊尚属孱弱,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

这篇倍受李先生推崇的文章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小崔的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值得国人深深沉思。

读后感(29)
《治家长“心病”应先治教育“沉疴”》是李树身先生2018年12月30日写的一篇文章。

李树身先生说这是网友中学教师孙功道的文章。该文简明扼要,呼吁为中小学生“减负”,切中时下教育弊端。笔者最不乐见的是,现在学校将家长绑架着陪学生共做作业。笔者认为当今教育病入骨髓,需猛药治沉疴!相信《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编辑能慧眼识珠,及时传播此文推动教改。

家成为温馨的港湾、孩子成才的摇篮

文/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教师孙功道

一个80后的985硕士,竟被00后作业虐哭。“妈妈你还没做出来吗?我不问了,习题册还我吧。”这,让家长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成了不少家长心头的一块“心病”。

“心病”还须心药医。作为家长,不妨也学习心理学等知识进行充电,实现自我保值、增值。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而要学会延时满足,让孩子去思考,去独立完成。这有利于孩子今后接受更为严峻的挑战。不失为家长的明智之举!

如今,孩子回家有做不完的作业,双休日有补不完的课。对此,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切实减轻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把“减负”落到实处。这是治疗家长“心病”的一剂最有效的良药。

唯如此,才能将这个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让家成为温馨的港湾、孩子成才的摇篮。

现在的家长真的很累,繁重的工作家务外还要陪读孩子作业,此文可能会有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ze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