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终身成长》的第10天,继续输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4378/4ac412ba10ae825a.jpg)
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父母或老师给孩子的夸赞:夸赞的隐含信息。
【R阅读原文】
成功时刻的夸赞,失败时刻的鼓励——建设性地批评。
我记得,人们经常称赞我聪明,而不会称赞我所付出的努力,慢慢地,我确实发现自己越来越害怕挑战。更令人吃惊的是,这种对挑战的恐惧逐步蔓延,超越了学术领域甚至体育领域,逐步蔓延到了情感领域。这成了我最严重的学习障碍——将自己的表现看作自己性格的体现,如果在某件事上,我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就,我就会选择逃避或者表现得不屑。
【I重述原文】
我们经常会在孩子成功的时候,用一些夸赞的句子来表扬孩子,进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希望孩子在下次的挑战中更加成功。
例如“你学得真快!你真聪明!”、“你真厉害,你根本没学就得了这么高的分数。”
但是从这些表扬的句子中,似乎还隐藏了其他的信息:
如果我学得不快,我就不聪明了。
我如果还需要努力学习才能获得高分数,那就表示我其实没那么聪明。
很显然,这样的称赞并没有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成功,并且带来很多的负面隐含信息,就如原文中的内心所说“害怕挑战、逃避挑战”。
对聪明才智的夸赞,只是让孩子执着于展现自己的智力和天赋。
但是就连爱迪生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同时,在这里也并不是说,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热情地表扬夸赞孩子。
所以用正确的称赞方式,避免聪明夸赞引发负面的隐含信息。就如原文所言,夸赞其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其实践、学习、坚持、有效的学习方法......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夸赞孩子,才能引导孩子往努力正向发展呢?
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个【FFC夸赞法】
第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Feeling)。
第二步,陈述看到的事实(Fact)。
第三步,进行比较(Compare)表达认同。
如上高一的小红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考了120分,这让他高兴不已,在与辅导老师的沟通期间频频用激动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此时,我知道我要是再不夸赞她,恐怕她会像气球一样开始泄气了,于是我就用【FFC夸赞法】对其夸赞一番。
第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红,你数学能考120分,我真替你高兴,让我感觉能拿到这么高分的你很酷。
第二步,陈述看到的事实。我发现你今天用了非常多的表情给来表达你内心的激动,你在取得这分数前,一定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吧,你认真听了我们老师讲解的课程,全部完成了所有的练习,并且还自己去做了非常多测试题,对同一个题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解法,直到你攻克了这个难题。
第三步,进行比较表达认同。相较于以前不知道怎么做题就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或者随意解题,现状的你更有思路与方法了,我喜欢这样努力且有效学习的你。
通过以上的FFC赞美法,不仅表达了我对小红的夸赞,还让她坚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回报带来结果。
这个【FFC夸赞法】,不仅可以用来夸赞孩子,还可以在我们日常与同事朋友之间表达夸赞时,也可以用于上下级或与客户之间的夸赞,是一种通用的夸赞方法,希望为你所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