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终身成长》的第7天,继续输出。

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恰当的夸赞。
【阅读原文】
每当我们翻开杂志或者打开广播,总能看到或听到在工作中夸奖带来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预料到会出现这种问题。
我们之前已经谈到,父母出于提高孩子自尊心的好意,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多么聪明,多有天赋。我们也谈到了这样夸奖孩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这些被夸奖的孩子们进入了职场,果不其然,如果他们的行为没得到夸奖,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就无法有效地工作。很多公司并非给员工颁发年度奖金,而是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要给员工发奖金。公司还聘用顾问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奖励这些已经被过度夸奖的一代。现在,我们的职场上充满了需要不停认可自己的员工,他们还不愿接受任何批评,而这可不是通往职场成功之路的秘诀。在职场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挑战,坚持不懈,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
为什么有些公司继续这种做法?为什么他们要像那些过分夸奖孩子的父母一样继续这种被误导的行为,还要花钱请顾问来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也许我们需要退一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这种错误的夸奖方式导致孩子们变得过分看重成就,过分依赖夸奖,心理脆弱,那么正确的夸奖方式就可以引领他们努力工作,并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我们的研究已经证实,即使对象是成年人,正确的反馈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去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并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误。
那么在职场上,这种正确的反馈是什么样的呢?公司不应该因为员工的一个绝妙的想法或者聪明的行为而奖励他们,而是应该因为员工们具有主动性、能够解决难题、不断奋斗学习新技能、不惧挫折并坦然接受批评而奖励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他们不需要频繁的奖励就能好好工作而奖励他们。
【I重述原文】
原文中指出,不恰当的反馈方式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学生时代被表扬发展起来的学生,进入职场后,需要公司继续的表扬奖励才能完成好工作。但是这明显不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一旦无人表扬,就难以继续发展工作、发挥个人能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的表扬与奖励,应该建立在主动性、问题解决、不断学习、接受批评的基础上。而非绝妙想法与聪明行为。
【A1激活应用】
上周因为培训需要,快速沟通了解到组长的培训需求,同时制定出对应的培训规划。
完成提交的那一刻,满心欢喜,本以为上司可以因此而表扬我。
但是次日与上司的沟通发现,并没有通过,并且是选择了另一位伙伴的方案。
心里当然觉得失落,自己好不容易快速整理出来的方案就这么被否了,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当然也没有表扬。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但是自己的需求是得到认可,但是仅仅是对自己的绝妙想法,而没有其他具体的行动。
【A2激活应用】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应该客观看待正面反馈的场景与事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了解上级的明确需求。
从公司层面来说,建立正确合理的反馈机制,引导员工正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