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一部拷问人性的电影,韩国电影,叫《好朋友们》,挺虐心的。
严贤泰、郑仁哲和金民洙是三位中学同窗好友。
在高中毕业典礼那天三人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溜去金井山拍照留念。
拍照间隙,民洙失足滚下山坡,仁哲和贤泰一起下去救民洙。
可是民洙受伤很重,走不了路,仁哲和贤泰只好把民洙背到一个山上的小木屋暂时躲避恶劣的风雪天气。
在背民洙去小木屋的过程中,贤泰带的随身听掉了,
最后,仁哲良心发现,带了警察回小木屋解救被困的贤泰和民洙。
而经过抢救,民洙也最终得救了。
经历生死考验的三人,成为了更加坚如磐石的挚友。

几年后,大学毕业的他们,民洙成为一个潦倒的送水工人,仁哲成为一个外表光鲜的保险经纪人,贤泰成为一个消防员。
只有贤泰建立家庭,娶了美罗,生了女儿宥莉,贤泰的爸爸妈妈开了一家地下赌场,贤泰非常厌恶父母的赚钱方式,不愿意与父母来往。
贤泰的妈妈只能经常通过仁哲去了解儿子贤泰和孙女宥莉的现状。
仁哲作为一名保险经纪人,外表光鲜,实际上工作压力山大。他知道贤泰的母亲开赌场赚了很多钱,于是向伯母推销了保险,贤泰母亲也答应帮他完成业绩,买一份巨额的财产保险。
仁哲择日到贤泰母亲的地下赌场去拜访,并让贤泰母亲顺利签下了保费10万韩元,保额20亿韩元的巨额财产保险。

签合同中间的闲谈中,仁哲询问贤泰母亲赌场的盈利情况,贤泰母亲面露难色,抱怨说:地下赌场的生意越来越差,不是长久之计,要是一把火烧了,拿上赔偿金,后半辈子就无忧无虑了多好。
工作压力大,经济拮据的仁哲听出了贤泰母亲的画外音,知道伯母希望自己参与配合这个巨额的“骗保”行动,事后,他也会有好处分到。
聪明的仁哲开始盘算“骗保”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独自一个人做不了这件事情,便怂恿民洙一起合作,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所有人的幸福做的事。
单纯、善良、正直的民洙,思虑再三,终于同意配合仁哲做这个打着“为了所有人幸福着想”的坏事。
他们和贤泰母亲约在了24号晚上的21-24点之间去地下赌场实施放火烧赌场的行动,本来一切如常,按计划进行就可以顺利完成的。

谁料,贤泰当天突然思念父母,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生病卧床的贤泰父亲收到儿子许久未至的问候后,激动得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跑到了赌场大厅,正好撞上了准备放火的民洙,民洙被突然出现的贤泰父亲吓到,失手推倒了贤泰父亲,导致他倒地流血不起。
这暴力血腥的一幕刚好被闻声而来的贤泰母亲撞见,贤泰看到流血不止的丈夫倒地不起,吓得赶紧逃离现场,她以为仁哲和贤泰见利忘义,准备把她们夫妻俩都杀人灭口,然后抢劫赌场财物,再一把火烧了毁尸灭迹。
贤泰母亲惊恐逃生,在爬上紧急通道求生的过程中,失足从梯子上摔下来死去。

接连失手间接害死贤泰父母的仁哲和民洙惊恐万分,为了逃避责任,两人只能毁掉现场的监控摄像机,纵火之后扬长而去。
收到火警报案的贤泰前去救火,万万没想到,这次居然去救自己的父母,母亲不幸惨死火海之中,父亲侥幸存活却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自责又悲痛欲绝的贤泰在好友仁哲和民洙面前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害死母亲,导致父亲受重伤的凶手。
警方和保险公司同时展开了调查,保险公司对纵火杀人灭口案的是调查越来越指向了熟人作案。

作为赌场利益保护伞收受贿赂的警察局却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事情自然过渡,不再引起重视关注。
贤泰自己也苦苦追寻线索,不断自己调查取证。
甚至差点触及事件的核心,仁哲被吓得四处奔波,打点情况。
就在警方和保险公司调查陷入困境的时候,民洙顶不住内疚感自杀身亡。
善良的民洙死前写下了认罪书,把纵火杀人的罪名全部背在自己身上,撇清了仁哲的干系。
民洙死前发了道歉短信给贤泰,贤泰赶到民洙家中,发现民洙已死,他看到了民洙留下的两封信,一封给贤泰,一封给仁哲。

脱离罪责的仁哲以自残的方式讨回贤泰压给高利贷的保险金,然后准备离开这个充满了他满身罪恶的城市。
可是,仁哲最终被高利贷打手捅死在机场,死前,贤泰前来送别,并质问仁哲还有没有话要对自己说,仁哲至死都不敢承认自己对于严贤泰父母亲一家所做的恶行。仁哲带着满满的负罪感离开了人世。
看完整部电影,特别难受,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善恶就在一线间。
就像在雪山受困的时候,仁哲也犹豫纠结着,要不要回小木屋救贤泰和受重伤的民洙,虽然仁哲最终回去救了,也成功救了两位好友,可人世间的考验并非到此为止,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考验等待我们。

17年前,高中毕业的仁哲经受住了考验。可17年后,当巨大的利益摆在他面前,仁哲这次却迷失了,他选择了把人性的善放在一边,而把自己的恶无限放大了,恶的缝隙一旦撕开了口子,就会不可遏制地巨大蔓延,烧出无边无际的悲剧苦海,最后,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恶果总是以大家最难想象最难接受的情况大摇大摆地出现。
这部电影就是在告诫世人,不要轻易地向邪恶的人性妥协,人性的弱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克服,我们也没有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强大、善良,善恶就在一念间,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时刻向善,不让恶念占据我们的心灵,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就像北宗禅创始人神秀的四句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