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耳光铭记一生
天才投资者必然有着不一样的成才历程。由于反犹主义的出现,科斯托拉尼从十几岁就开始了自己的金融生涯。那还是在布达佩斯的童年时代,当时匈牙利的粮食交易市场非常活跃,是欧洲的面粉、玉米和燕麦的主要产地。因此,人人都在关注粮食的行情,而影响市场涨价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天气。连军队也焦虑不安,因为那时候的燕麦扮演着相当于汽油在现代军队中的角色。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幼小的他对一场匈牙利国家队对外国队的足球赛充满了期待。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真正的足球赛,心情备加激动。然而,当足球赛终于来临时,天空中乌云翻滚,不一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球赛最终被取消,但同来观赛的叔叔却异常激动地说:“真是太好了,大雨带来了运气,交易所里的燕麦就会跌价,我盼望已久!”这就是一场足球赛的代价,让小科斯托拉尼对股票交易所人生产生了第一印象。
在科斯托拉尼心中的另一个印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银行实习的哥哥进行的一桩酒椰叶投机交易。当时战争的火药味让酒椰叶的行情暴涨,随着价格的波动,他哥哥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在银行的催逼下,差一点自杀。这再一次对科斯托拉尼今后的生活和投机发出了危险警告。他最初进入布达佩斯大学学哲学和艺术史,但在父亲好友亚历山大的建议下,他去巴黎学习了金融,从此,他走上了投资之路。
科斯托拉尼从1917年开始就一直与金钱和交易所打交道,在股市交易的亲身体验正式开始于1919年。那时,他们举家迁往维也纳,13岁的科斯托拉尼便在股市开始了外汇生意,他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波兰的马克、捷克的克朗、南斯拉夫的第纳尔、小科斯托拉尼乐此不疲,成了一个彻底的倒卖外汇的小生意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很早就对“外汇”的理解超过了那些所谓的金融专家,因为他在金融市场上两次成为百万富翁,又两次破产。
当然,他的成长除了很早就开始实践活动外,还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他第一次挨打的经历发生在家里,小科斯托拉尼一家要去外面野餐,他对保姆说:“给我水”,而没有说“请”,父亲给了他一耳光。第二次挨打发生在他在巴黎进修之后,1927年,他结束了在金融家亚历山大身边实习的日子后,开始在一家证券交易公司工作。半年后,他乘假期回到了布达佩斯,恰好在股市交易所碰到了让他上司赔了几千法郎的一个股东,当他准备上前寻衅时,挨了父亲的另一个耳光。这两个耳光深深地留在了科斯托拉尼的记忆中,伴着他成长,让他知道人格素养的重要性。
那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一条裤子,早晨卖1万马克,晚上就卖5万马克。科斯托拉尼的父亲很有预见性,在科斯托拉尼独自去旅行时,给了他一张面额为500的美元,并警告他,一天只能兑换1美元。因为货币的价格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而美元一周的利息就是20%。正是这样的经济形势,锻炼了科斯托拉尼对金融市场的早期认识。正如他后来写道:“炒股的人以他的经验,思考和感觉为主。英格兰人说:‘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而对炒股的人来说:‘我的鼻子就是我的城堡。’”
二战爆发时,科斯托拉尼买了一辆非常帅气的汽车,准备离开巴黎。他把10万法郎藏在了一条特殊的皮带里,还随身携带了200美元和小面额的20万法郎的现钞。因为在此前,一个俄罗斯人曾给他讲过自己的避难经历:他们全家来到一条大河前,没有桥只有小型渡船,他母亲只好把沉甸甸的戒指给了船夫,这是一颗很纯的钻戒,足有5克拉重。他当然更想拿一个1克拉的戒指作为渡船费,但又不能把5克拉的钻戒像分现钞那样分割开来。科斯托拉尼从这一故事得到启发,出门总会随身携带很多小面额钞票。当时巴黎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加油站也是按量供应。科斯托拉尼带足了钱。他对收银员说:“我给你双倍的价钱,卖给我10公升。”等10公升注入油箱后,他又说:“我给你双倍的价钱,你再卖给我10公升。”在那个时代,人们早已忘记了道义和良心,金钱为犹太人换来了生存空间。无论是加油,还是登记旅馆,用金钱敲门没有不开的。
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必须将装在口袋里的10万法郎花出去,否则法郎很可能要贬值。所以,科斯托拉尼就尽量买那些既贵、又保值、又容易随身携带的东西,他买的一些古老的公文包,不仅未赔钱,二战后还涨了价,成了古董。在美国大使馆的签证窗口,科斯托拉尼遇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名成员巴龙先生。当这位拥有2.77亿英镑身价的巴龙先生交上了自己的护照,领事打开他的护照时发现里面夹着两张100美元的钞票。没想到,领事直接拒绝了他:“巴龙先生,我不仅拒绝给您签证,而且您再也不可能得到去美国的签证了。”尽管金钱是万能的,但这位罗斯柴尔德先生做梦也没想到,美国领事是不能接受贿赂的,只能转战加拿大。庆幸的是,吸取了教训的科斯托拉尼得到了美国签证。
二战结束后,科斯托拉尼再次回到巴黎,并用自己做股票生意赚的钱赡养父母在苏黎世安度晚年。他们一家虽然在二战中侥幸逃脱,但家族企业却毁于战火。所以,科斯托拉尼告诫那些年轻的父母:“如果问我最佳投资方案的话,我建议你们把钱投到孩子的教育上。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他不仅赡养了父母,还资助了几个哥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是否让我的儿子从事股票生意的话,我会很明确说‘不’。按照我的设想,大儿子一定是个音乐家,二儿子是一个画家,三儿子是个作家或记者。四儿子才是股票商,为的是养活其他的兄弟们!”他的话很符合犹太人的教育观念。
科斯托拉尼生平就执迷于两样东西,音乐和股票。由于他没有受过完整的音乐教育,而在股市上既有经验又有真知灼见,撰写有关股市的书轻而易举。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事业:财经专栏作家的生涯。他的第一部书叫《这就是股票》,紧接着又出版了《苏伊士——一个公司成长的历史》和《美元之于巴黎》。全部是畅销书,后来总共写了13部著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1364/6e42471a58bfc970.jpeg)
有时候人们问:“您怎么有那么多真知灼见呢?”科斯托拉尼便给人们讲这样一则典故:“那还是我年轻的时候,我学开车,我的教练对我说:‘像你这样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学好驾驶。’‘为什么?’他问。‘因为你总是看着发动机盖。抬起头,眼睛看着300米远的地方。”从此以后,科斯托拉尼就学会了驾驶。因此,他经常给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们提建议:“抬起头来,看着远方,不要喋喋不休地争论,明年的经济增长指数是3.2%还是3.3%。对于投机商来说,好与坏的经济形势都要冒同样的风险。”他也经常告诉那些大学生,若想在股票市场上建功立业,需要的不是算计,而是思想,用脑子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