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跟好友再游黄姚古镇。
驱车来到黄姚,还没进入古镇,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街道两边停满了车,路上游人如织,店家门口和路边的树上都挂满了灯笼。
停好车,从钱兴广场进入古镇,好友家的小伙子看到很多人从石跳桥过河,他觉得很有意思,他也想去试一下,人很多,而且从河对岸过来就出景区了,所以我们决定最后才走石跳桥。小伙子倒也很听话,跟着往前走,古镇里人更多,挨挨挤挤的。我们随着人潮穿梭在小巷子里,完全没有拍照的愿望,因为去哪里拍到的都是合影。
好友感叹,三年前她因为工作来到古镇,冷冷清清,整个古镇的小巷空无一人,只剩下一片荒凉和沉寂,那时候就期盼着:什么时候就解禁,恢复正常了?如今,黄姚古镇终于有充满了烟火气息,人很多,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虽然很挤,但是我很喜欢古镇这种生机勃勃的样子。古镇里摆满了各种小摊,吃的玩的,啥都有。路边有卖梭子粑粑的,好友招呼我们过去,几个人一人要了一个,我胃不好,怕糯米不好消化,所以没吃。好友说没有富川岔山村的梭子粑粑好吃,没有他们做的软糯而有韧性,我想应该是工艺不同。我猜岔山村的梭子粑粑是打浆吊干水做的,这里的应该是直接打粉面。
往前走,小丫头被一阵悦耳的鸟鸣声吸引了住,仔细一看,原来是路边卖陶哨的在吹他的哨子呢,那哨子做成鸟儿的形状,烧成黑不溜秋的粗陶,铺了一张油纸,摆在地上卖,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地摊呀!我们给小丫头和朋友的小伙子各买一个,两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一边吹一边走。穿过郭家大院的两道圆形的院门,以前听朋友说过,这个大院的每一块青砖都打磨过,所以基本上每一块砖大小一致,用手触摸上去,砖面细腻,平整。可见这个大院的主人真的是很讲究的大户人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大院正厅大门虚掩,我猜里面应该还有神台,过年期间后人应该还会来供奉。自打古镇被作为景区,整个小镇的居民全部都搬迁出去了,景区内只保留着一些祠堂和神庙。每年年初一都会有很多人过来拜神,大年初一当天景区是不收费的。
我们在小街巷中穿行,听说黄姚的街巷是按八卦阵布局的,我们随便走,来了很多次还是分不清方向,挤在人群中,更不知道走到哪里了,直到看到路标和景点标牌才知道身在何处。路边各种美食货物琳琅满目,黄姚豆豉做成的各种酱料,一缸一缸地摆在路边,酱香四溢,我们买了两袋原味黄姚豆豉。
接着,我们又被色彩鲜艳的非洲鼓吸引住了,在店里打了半天,然后最后买了一只小鼓。
仿若仙境来到湖边,湖里不时放出雾气,云气蒸腾,仿若仙境,引得游人驻足拍照,湖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碾,谁知道这个石碾是做什么用的呢?
大石碾最后我们转了半天,问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石跳桥的出口,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过桥。过桥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石跳桥真喜欢这充满烟火气的黄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