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又掀起了一波 MeToo 热潮,波及了媒体圈、公益圈、学术圈等众多领域。在许多人大喊「人设崩塌」之时,也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性侵出现,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1、人设无所谓崩不崩塌,社会一直如此,只是以前没有机会爆出来而已。MeToo 是个好运动,让受害者知道自己并不是独自承受伤痛,大家互相安慰、互相援助;让潜在的施害者反思自己;让真实的情形暴露在众人眼前。而爆出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还有更多罪恶,暂时可能都没机会暴露。而且这事一旦触及到核心利益,和谐的大刀说砍就砍,夜正长,路也正长。
2、这几天斜教群里大家都聊了很多。很多人也说出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可见性侵这种事真的很普遍。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有很大问题,几千年来的男权遗毒,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观念中。哪怕没有实际的行动,言语上的性骚扰也无处不在。酒桌上的荤段子,随意评点别人的外貌穿着(无论男女,尤其是带有性意味的),物化女性的思想,真的不要太多。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思。
3、性侵不仅仅是男性对女性,男性也有被性侵的。很多情况下,这都是权力不对等的产物,是有权力的人对弱势一方的控制与压迫。究其根源,是对权力的无脑崇拜。现今社会作恶成本之低,让人惊叹。拥有权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而不是肆意去干涉别人、控制别人。当然这很理想化啊,实际一点,如何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才是关键,说白了,这也是个制度问题。
4、用「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之类的理由为施害者开脱,用荡妇羞辱攻击受害者,都是极其无耻的。还有「当时为什么不拒绝、不反抗」,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遭遇性侵,对每个人都是痛苦的体验,事情发生时,很可能就是头脑一片空白。该问责的,只能是施害者。
5、朋友提到了美国的相关教育,对性骚扰、强奸的界定,对于遇到性侵应该怎么做的回答,还有完善的反性侵法律和政策等,在国内都是缺失的。国内 MeToo 的这一把火,也正好让我们补一补相关的教育。
6、刘瑜发了一通很理性的评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其中有些还挺有道理,但很多人对大字报说法的不妥,法律解决途径的局限之类的批评也很到位。简而言之,现在大家说出的这些事,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7、顺便说到所谓的男女之间的信号,我觉得大家都别想多了吧。群里小伙伴疑惑:愿意晚上一起散步,就是想发生关系吗?当然不是,我觉得就算出去玩女生愿意跟你住一屋,也不代表就想跟你发生点什么。而且我从来都觉得在关系明确之前,强吻,壁咚啥的并不是什么浪漫的表现,通通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哪怕是夫妻,也不能违背对方意愿去做什么。
8、顺便再说一说女权运动,其目标应该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争取平权,而不是制造性别对立。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自然非常糟糕,而男性其实也是受害者。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能包容多元文化,让人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的角色。女性并非一定要重家庭,完全可以以事业为重,而男性也并非一定要成为顶梁柱,也要允许他们表现自己的脆弱。不结婚、不生娃,也都没毛病。近一百年来,女权运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要走的路依旧很长,无论性别,我们都应该成为女性主义者。
9、MeToo 的目标是什么?首先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个能让每一个人发声的时代,至少可以让施害者的作恶成本提高,再就是减少受害者的自责,鼓励大家勇敢地说自己的经历,更多的揭露,更多的改善。再往后,改变观念,完善法律,让大家最终都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明辨是非,每个人都愿意去改善,这一切终究会变得更好罢。
10、面对社会的阴暗面,很多人除了吐槽和抱怨以外也颇为无奈地感慨:我们能做什么呢?是啊,我们能做什么呢?最近我也在频频问自己。作为一个男性,我觉得能写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对 MeToo 这样的运动的支持,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就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始了。希望我们都能做得更多,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吐槽与抱怨,社会的进步终究要靠每个人付诸实践的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