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句简单的话便足以概括——自己先把事情做好。
这个方法看似与帮助别人的关系不大,但实则,它却是最有效,最划算的方法。
因为首先,帮助别人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得足够优秀,足够强大。如若不然,我们拿什么帮助别人呢?又,即便我们能够帮助别人,也有帮助别人的意愿,可是我想,那个帮助的效果和力度,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吧。
就像是,我模糊记得笑来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孝顺是需要实力的。
不仅如此,我还认为,不但孝心需要实力,爱心,善心,也同样需要实力。
近些年来,由于我几乎每天都会阅读和写作,所以自我感觉成长了不少。实话实说,成长的感觉虽然美妙,但却也会让我偶尔感觉到,过去的自己实在是蠢死了。
大概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忽然冒出来的一个想法:
我要在大学毕业后去西部支教,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于当时的我看来,那是一个极其伟大,极其令我和我的父母感到骄傲的想法。
可是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可真够天真与无知的。真实的情况是,明明自己还是一个自顾不暇的人呢,居然还想着帮助别人,唉……真够有点自不量力的啊。
虽然,当时的我确实还挺善良的,还挺富有爱心的,但无奈实力不济啊,而仅凭一腔热血,又能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呢?
此外,若是终于有一天,我们慢慢感觉到自己已然成为了一个足够有实力的人,一个除了能把自己照顾好之外,还有余力照顾好别人的人。可在我看来,这还仍然不够。因为,那仅仅只是我们的自我感觉良好罢了,至于,别人怎么看我们,别人是否认为我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他们,还是个未知数呢。
而这也是判断,我们能否给予别人实质性帮助的关键一环。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实力,虽然我们也在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但是这时,别人却是被动的一方。就像是,我们可能一厢情愿的认为,我们已经把好的东西给了对方,可对方并不一定觉得那个东西就是好的啊。
就像是,父母给予子女的东西,爱人给予对方的东西。在给予者眼里,那肯定是自己能拿出来的好东西了,可被给予者却并不这么认为啊。
然而,若是有一天,一旦有人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比如,希望我们可以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这时,我们再给予他们以帮助,那么他们才会真正感到受用,真正感受到了帮助。进而,他们也才会珍惜那份帮助。
就像是,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朋友真正减肥成功了,且我们也真的想变瘦的时候,那么我想,即便这位朋友给予我们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我们也肯定会奉为金科玉律吧。
当提到幸福的时候,也许, 我们能听到五花八门的回答,而在一项科学的调查之中显示,与更多的人保持联系,且保持更强的联系,便能获得更多,更强的幸福感。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努力成长了。因为,当我们成长到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能时常感到幸福的时候。而在此之前,这可能是我们从未意识到过的一个问题——原来,成长也能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