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说:“只有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才能出人头地。”
老师说:“只有考高分的同学,才会有出息。”所以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尽量考高分,分数决定命运。
古有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更是被芊芊学子视为座右铭,可见读书(学习)有多苦?
先是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随后小学(6年),接着初高中(各3年);一年一年,又一年。童年一去不复返,书还没读完……
直到读完所有的书(大学、硕士、博士)各种文凭都拿到手时,人已到了中年。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自然人从出生到30岁之前,几乎没就有主动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教育。
期间,过程是慢长的。任务是繁重的,时间是宝贵的。
人与人比较,班与班比较,学校与学校之间相互竞争。各种考试、竞赛……
要为父母争面子,为老师争奖金,为学校争荣誉;要升级、要选学校选专业,要拿文凭等。
多数家长还会不惜血本,为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好像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为别的,就为模仿他人。
衡量未成年人的标准也很奇葩——爱学习、会考试,总拿高分就是好孩子,好学生。招人喜爱,受人尊重;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学校抢着要。
相反,就是人渣、学渣。遭人鄙视,受人白眼。父母脸上无光,老师没奖金,学校名誉受损。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一个个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分成几十个人一小组,装进大小各异的教室模盒里。进行机械式或填充式的训练……
直到他们不在调皮捣蛋,不在有任何好奇心。他们就及格了。
早上几点起床,夜里几点睡觉;几点吃饭、上厕所等都有严格规定。孩子们除了毕恭毕敬,就只能低头不语。否则,后果就会很严重……
书包永远是沉重的,压弯了腰、坐驼了背,风里来雨里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寒假或暑假。
各教育机构提前找上门,大肆宣传——假期就是拉距离的时候,你家孩子在家里睡大觉,别人家孩子在补习班里认真学习,差别可想而知……
家长怎会熟视无睹?怎能忍心让自家宝宝输在起跑线上……
可怜的宝宝,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忙来忙去忙到最后,无非就两种结果。
一小部分有个性、有勇气、有胆量,不甘愿当傀儡的童鞋与一帮受人鄙视的差生们,只能提前离开教室,塌出校门。摸索着步入现实社会,开始漫漫人生路。
众多好孩子、好学生只能乖乖留在教室里。遵守着学校设定的各种条条框框,默默地接受着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规规矩矩的遵从着父母为其铺好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前行。
每年的六月份,堪称中国的高考月。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考场里定分晓。
那一刻,教室里空气凝重得让人窒息。只有考生翻卷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的声音,偶尔会听见铁架板面的凳子“吱呀”的声音和学生咳嗽的声音,整个考场让人透不过气来。
经过一场激烈的“嘶杀”之后,无数的考生纷纷败下阵来,只有那些佼佼者荣获全胜,占领了高地,俯视群雄。
对于那些金榜题名的人“内心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此时对于那些落榜者来说只能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世间万物都有轮回,有进必有出。高校也不列外,前者必须让位于后者。高校虽好,并非久留之地。
历时数千个日日夜夜的熬夜奋战,终将各阶段都受教完成。
毕业典礼上,一首难以忘怀的歌曲《感恩的心》,唱出了多少人的心酸与无奈?
那一刻,现场所有人无不如释重负。有人高声呐喊,有人痛哭流涕……
众高材生手捧证书,怀揣梦想;感恩戴德的拜别了尽职尽责的老师,依依不舍的告别了玉树临风的校园。昂首挺胸的踏入鱼龙混杂的社会,满心欢喜的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去了才知道。期盼多年的高新职位却没了踪迹,最佳雇主也不知去向。还得耐着性子四处投简历,低声下气的寻求工作机会;忍气吞声的排队等候,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比高考更残酷的笔试与面试……
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争取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朝九晚五挤公交,忙忙碌碌赶时间。最终坐进限制多多的办公室里,继续循规蹈矩、低头不语,认认真真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
月底才能领到一份微薄的薪水,稍有不慎或遇行业裁员还会被炒鱿鱼。
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人,努力多年,仍然买不起学区房……
更多精彩,下期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