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时,作者提到:研究表明,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原话忘记了)。这个观点是否符合我们的初等数学教育,我表示怀疑。
1、计算不行将导致考试失分
据我观察,现在的初中生计算能力是不过关的。很多初一的孩子不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不知道怎么通分,也有学生连“3+2”都能做错。有些初中需要用到的计算知识,小学却没有打好基础,如“怎么把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
最近在讲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不少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列出方程,但是却卡在了解方程这一步。
在近几年的中考题,我们也发现越来越重视考察计算能力,题目给出的数据都不是那么好算的。如果学生只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数据,那么到了中考,必定吃亏。
每次测验,因为计算出错而扣分的,比比皆是。不少学生的成绩就是被计算耽误了。
2、动笔计算才能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运算法则
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需要分析这道题涉及哪些运算,每种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是要先算乘除还是先算平方?这样算是不是最简便的?
因此,计算题不仅考察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用计算器,学生只需在界面上输入要计算的式子,就能得到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忘记算法,从而依赖计算器。
从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来看,我认为信息时代必须坚持笔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