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天气大雨转阴,颐和园,北大,清华,鸟巢。
今天是园林之旅。若说中国园林之胜,在江南,在苏州。但若要说皇家园林,除了已被焚毁的圆明园,就得推颐和园为第一。
我们从北宫门进园,这算是逆行的方式,一进门,劈头看到的其实是万寿山的后山。万寿山以及苏州街的景色并不搭配昆明湖的山水风光,尘俗的味道太浓,假山堆砌的景色太假,缺乏天然雕琢的自然。这颐和园其实与苏州园林是不同的风格,园林依山与湖而建,就得依从自然的态势而为。既然万寿山为自然造就的山林,为何还要用假山来画蛇添足?
相比于万寿山,我更喜欢湖边的风景。
昆明湖畔
雨后的颐和园阳光初上,柳条低垂如梳妆少女。由近及远是塞尚涂抹的色彩,浓绿,黛绿,浅绿,嫩绿,深蓝,蔚蓝,天蓝,浅蓝,暗灰,浅灰,灰白,亮白,不同层次的色调极富层次感。万寿山,昆明湖,似乎也可用东坡形容西湖的名诗来形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就是这山与湖的名字太俗了,不如西子湖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西湖是名士与美人的泛舟,而过去的昆明湖,恐怕只能看到慈禧的一张老脸。
十七孔桥一带的风光最美,白色舒展的桥纤细而柔美,映照在绿波之上,如十七个月亮沉浮。只可惜人太多,破坏了景致。
因为要赶着去北大赴老同学之约,我们匆匆告别颐和园,前往北大。同学为北大光华教授,托他的福,我们没有阻碍地进了北大校园,还在光华管理学院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北大清华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一到暑期,就成了国内许多家长带领孩子的游学之地。可以说,暑期的北大清华校园,全被各个层次年龄段的莘莘学子以及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占领了。我们也不能免俗。
当然,即使脱去这些功利的想法,北大清华自身却也有值得赏游之处。园林自身的美倒也罢了,无论是未名湖畔、朗润园,还是清华园的荷塘,都留下了多少前辈大师们的足迹。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胡适、辜鸿铭、陈寅恪、钱穆、章士钊、朱自清、闻一多……简直是一片如此璀璨的星空。可惜,当代的北大清华,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大学之用简直堕落了。
北大的首任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清华校长梅贻琦则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今的中国大学,有几所能做到“网罗众家”,又有几个“大师”。真是可叹!
去奥体公园时,恰逢北京奥运十周年。广场上,见到一些穿白色T恤的青年人手里拿着标语做各种造型拍照,标语大意为致十年前的奥运志愿者青春。原来他们是十年前的奥运志愿者。如今汇聚与此,真的是要“致青春”了。时光真的逝去似箭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