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学习了老子:有和无,知人自知。帮助同学们翻译,布置了写作题目。
交上来的作品,有的不知所云,观点模糊;有的文笔流畅、中心集中,可是并没有深入地揣摩课文,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平行性地滑行——不吸收,不琢磨新知化为己有,哪里有进步?(这种主动调用新知增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力,迁移运用的能力,正是高考当下要重点考试的。)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优秀作品,然后,分析一下某一部分同学本次写作不理想的原因,并且出示一下我写的下水作文。我是与两个班同学一起来写的,他们写我也写,这样会特别有现场感——非常清楚在我给定的时间内写作是什么状态,什么时间点能完成到什么程度,特别认真地展开思考需要多少时间。
本次挑选优秀作品,要求更严格,特别重视是否迁移新知——是否积极理解运用老子思想与思维方式。所以一些本身看起来不错的作品,因为只是他以前的写作经验下的不错,也給打了高分,但严格排除在公开入选之外。
下面贴一下我与同学们同时写出的作品:
《跨者不行 自彰不如自察》
于宁老师
找到你内心本真的追求,静静守候,才更能彰显独属于你自己的光彩。
这需要你静下心来,静察周围环境,怎样才能更好舒展你的智慧才能。有风,不可木秀于林;乱世不如江湖躬耕。以身察察受物汶汶,不融于世,不益于行,不如归去罢。
打球,为的是准确击中,所以威廉斯精准算出概率区,才能更好地凝神聚力;读书,为的是修身立世,所以当不容于世,无缘仕进,唐寅依旧以放浪形骸醉于书画,人生也绽放桃花朵朵。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这是老子的箴言,处世的智慧。在纷扰的人世,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静心地凝神于目标上,从容地行走,自然地舒展,才更能绽放出独属于你生命深处的美丽!
巜想展示,先要在储备中有光》
于宁老师
有无相生,车轮在空疏的辐条里方可向前,
无以大用,房室陶器正因为有空阔的“无”方能实用。
可是,快节奏的竞争社会里,大家都一味只看见有,只重视高、快、全、大。
家长与老师,也一味督促着我们:内卷,展示!
但是,没有踏实的储备以形成丰厚的才华,展示也就成了空无。正如没有空间的碗,盛不下任何东西。
有与无相辅相成,无成就了有。
储备与展示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储备才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展示这个看起来最炫耀的环节,必须以储备为基础,展示才能有内容。展示也并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地,展示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展示自己的储备,学习他人的储备,增长自身的储备。
看不到无的有,是不完整的。
看不到储备这个最终目的的展示,也会是盲目和没有方向。
参考示例(网上)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现与能力展示固然应该有,但需要有个度。
过度的自我表现,一味让孩子刻意不自然地炫耀,不仅得不到称赞,反而会让人觉得幼稚浅薄,缺少内涵。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厌。
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
最后对本次写作有些同学不太理想简要分析如下:
为什么同学们不能很好地调用新知化为己用?
一、【生活经验匮乏】对所学内容不理解。老子思想只以精譬扼要的结论、箴言形式出现,没有例证、喻证等分析过程。而这些结论建立在对生活深刻的洞察上,学生缺乏生活经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理解。
二、【语文经验不足】
一是语言梳理能力不够。
如果从咀嚼字句入手,深入地思考梳理,比如分层,找文句的中心点和对立处,也能从抓住语言所指、抓语意重点角度,产生自己的理解、疑问、探究。而有些同学可能因为缺乏相应语文能力,读课文不投入(早读、课上都给了读的时间),所以,不能很好抓住词句。
二是 老子的相关阅读和道家思想,比如老子整本书的阅读和庄子的阅读,有关的小说散文的阅读……读书太少,缺乏相关的背景性理解。
三、思维力不足。
阅读写作都要以思考能力为基础,不能从什么是角度对文段和生活的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对所议论话题展开探讨,深入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总是浮在表面。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这些思考,都必须发生在学习者自身。积极思考的状态和行动,都是他人无法代替的。
而作为老师,我怎么样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积极地思考,怎样让大家明白思考总结运用,而不是被动等着被填鸭,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让他们重视主动思考,反思自己思考的品质。调整自己思考的状态。这些,还需要我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