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天的烈日在炙烤着大地的时候,电视里的萌娃诺一却暖化了坐在空调房里的男男女女。惊人美貌的诺一软萌、懂事又贴心,既会谦让弟弟,又会照顾爸爸。惹得网友们纷纷感慨:“假如有来生,当人一定当刘烨,生子当如小诺一。”当诺一的妹妹霓娜出场,诺一的暖风再一次暖化了观众。帮妹妹收拾行李、卷袖子、盛饭、喂饭、牵手……诺一做到了无数女生在梦里、鸡汤文和韩剧里看到的理想男友对女友所做的一切。“假如有来生,当诺一的妹妹还是女朋友?”网友们遗憾地回答:“如果现在就死还来得及!”
诺一人称小暖男,但暖男的形象却已经无法辨认。根据知乎网友的考证,暖男一词含义繁多:
1.暖男=云备胎。
2.暖男=sunshine boy简称sb。
3.暖男=韩剧男二。
4.暖男=用哄女朋友的口吻哄所有女人。
5.暖男=neither a hot guy nor a cool guy。
6.有钱的暖男叫暖,没钱的暖男叫贱。
7.女神身边的备胎,女屌眼中的男神。
……
当然,如果对暖男执念太深,我们也可以说这些统统都是以D8文中的屌丝为模板批量生产出来的伪暖男。感谢诺一,他再次唤醒了大家对暖男的期待。网友们纷纷表示:“诺一是真暖男也。”
但是,真暖男是啥?
暖男就是东方不败么
“暖男”火了还要追溯到上一个夏天。是时,某电台主持人随手煲制的一篇鸡汤《暖男》,几日之内阅读量飙至600万,不仅该主持人昏厥,连企鹅厂的员工都连连称奇。鸡汤的主角是感动无数网友的暖男Archie,也就是周迅的丈夫。“拍雨戏的日子,Archie总会拿一条干爽的大浴巾等在摄像机后面,一听到cut就快步上前把周迅像裹小猫一样包起来,周迅也会很配合地蹭一蹭,甩甩发梢的水珠。”多么感人至深的画面!
传统荧屏男性偶像多数权威、阳刚、坚毅,甚至性格霸道,而在玛丽苏文化中,最经典的酷炫狂霸拽霸道总裁形象,更是融入了时下最流行的“个性”。与这种男性形象不同,暖男Archie任劳任怨、温柔体贴、细心周到。总之,具有一切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暖男更具中性气质,非但不具有传统男性的侵略、霸道等所谓男性气概,反倒混杂了温柔、耐心等一直被归入女性的特质。某个被编入直男癌战斗序列的网络意见领袖直抒胸臆:“暖男就是东方不败!”这也许真是一针见血呢。
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近些年来中性似乎也成了一个趋势。在契约与合作取代依附和强制的今天,撇开财产不论,知识已经取代血气、气力成为社会竞争的决定要素。因此,男女虽然在气力上存在生理差异,但这已经不足以影响她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竞争中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到被男性把持的职业中,而男性的竞争力也越来越与所谓的男子气分离。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性别中性化的时代,男性气概、妇道之类的性别角色规范,开始沦为保守人士感叹世风日下男不男、女不女之时的乡愁寄托。现在,女性的性格到穿衣打扮都逐渐打破了传统女性之设定,而过去常被歧视的娘娘腔、妻管严似乎也逐渐被主流接受甚至是肯定。女性逐渐出走了家庭,各类女强人开始活跃,而男性也开始做家务、接孩子。这种性别中性化趋势正是性别界限开始松动的一种表征。
如果暖男代表了某种中性气质,我们也许可以说,暖男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设定的反抗,是对传统的社会性别界限的颠覆。当社会不再强调男性一定要是酷炫狂霸拽的霸道总裁,女性一定要温柔可人相夫教子的时候,性别运动大概就要迎来春天了。如此,东方不败也算一个个人政治层面的激进革命者了。
然而,事情哪里那么简单!假定有一个酷炫狂霸拽的霸道女总裁,寂寞了需要暖男的抚慰,于是掏出钱包包养了一个,土豪包养二奶的角色模式是被她颠覆了,但我们能说这是两性平等么?性别平等并不仅仅在于性别的社会角色的颠倒或颠覆,更在于这样的颠覆有没有改变性别关系里的等级阶序。即便是暖男,他好不容易表达的情感与关爱,恐怕也不及女人从小到大所付出的万分之一。谁让“暖男”做的这些活计一直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女人的“天性”。而男人,稍微“暖”一下就恨不得被夸死。当爱情不过是买卖,而女人只能在足够有资本的时候才能交换到暖男的丝丝情意,就不要讲什么男女平等了。
你说你要寻一个暖男,你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发光
在这个一切都商品化了的时代,我们假定暖男也是一种商品,那么谁能买到暖男?在《暖男》刷遍朋友圈时,另一篇文章传遍网络——《女神最后为何都嫁了暖男》:
1994年,林青霞在上海拍戏时突然生病,她打电话希望秦汉能到上海看她,但秦汉因故没能赶去,邢李源却从香港飞到上海,千里送温暖,感动了林青霞;也是这件事,为两人以后共谐连理埋下了伏笔。
陈红和陈凯歌在一起多年,有一年冬天,她洗完澡,赤脚跑到楼下听丈夫和剧组人员讨论剧本,陈凯歌忽然对她说:“红红,你把袜子穿上,会感冒的。”就这样,陈凯歌在陈红已习惯独立的时候把她当成孩子,给了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暖意。
那么妹纸们该觉醒了,暖男是女神的,只有貌美如花、生活无忧、物质丰裕的女神,才有闲暇和实力找一个暖男享受细水长流的温暖。据某些心理按摩专家分析:“以前,女生要的安全感是金钱的保障;现在,她们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撑。”言下之意,安全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金钱的保障,第二步是情感的支撑。是的,对于貌美多金的女神们而言,情感需求无疑更重要,她们可以用自己的资本去交换暖男的暖意,然而对于摸打滚爬于社会底层的女性而言,她们未必有选择的余地,“一起在自行车上笑”时温暖的阳光甚至都及不上“在宝马里哭”时空调的冷风。那些D8文里的屌丝对(七分)女神哪一个不是每日嘘寒问暖、温柔体贴?然而呢,“有钱的暖男叫暖,没钱的暖男叫贱。”知乎网友所言极是呢。于是暖男迷们纷纷又转向精打细算的经济适用男了,而暖男只能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少女春梦了。女神拥有金钱,于是她们以此交换了暖男的暖。暖男迷们没有金钱,只能用自己去交换金钱,而把暖男的暖留在梦里。
我们的现实没有梦,但可以在电视剧里看到梦;我们的暖男没有来,娱乐节目给我们送上来。于是,诺一出现了。5岁的诺一是一个没有被充满算计的商品社会污染过的小天使,他在电视里真实地体贴着、谦让着、懂事着。网友的眼泪纷纷掉下来:“这才是真暖男”,“我们又可以重新相信这个世界了”。于是我们还应该反问,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竟然只有5岁的男孩能够温暖我们?
但除了做梦和看电视,我们也并非没有希望。以批判商品社会为职业的马克思,一生除了骂人,还煲过鸡汤,我们不妨来尝一尝:“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我们也要跟着马叔再说一句,如果你期待别人的温暖,那你就必须是一个能照亮别人温暖世界的人。当我们期待暖男之暖时,是否也愿意付出同等温暖,若非如此,你拿什么去交换呢?是的,大部分渴望温暖的人却只期待享受温暖,而马叔早就告诉我们,你只能用爱交换爱,否则就是异化的爱——用美貌和金钱去交换爱,陷入到商品交换的逻辑里。而商品交换下的暖,永远只是男神女神们的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