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对某一门学科表示“无感”,也还算不错,因为“无感”看似不好,实际上却存在着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当家长听到孩子“无感”时,却往往希望立刻行动起来,把孩子拉到“热爱”这一边来。殊不知,无感紧挨着热爱,也紧挨着厌恶。家长如果过度着急,用力过猛,本来希望把孩子拉到热爱一边,结果反作用力一来,就从无感变成了厌恶,而热爱和厌恶之间,这时候就不是仅仅隔着一个“无感”,而是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学会给孩子“留白”,不要填得太满。人生路很长,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要看长度,也要看到宽度,不要因为拼命冲刺而错过每一个阶段的风景。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经常鼓励孩子说,一件事如果你真的有兴趣去做,那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强制力,甚至你也不会觉得很辛苦,就能够做得足够出色;如果对某件事情你没有兴趣,只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抑或是自己的理性判断而去做,那么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最终的结果也最多是还不错,但绝对到不了出色的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