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学勇气
重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重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作者: 张馨2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17:16 被阅读5次
    365/97

    本书作者克里希那穆提,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生于印度。少年时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芒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本书是我第四次阅读。

    第一次是去年4月份,在出差的火车上浏览,一开读周遭的喧嚣瞬间安静下来。

    第二次是出差回来,悠然自得地读,用欣赏和学习的态度来读,就像欣赏一朵花儿,细心又好奇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叶,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美,大概读了一周时间,与它共处,与它游戏,仔细看它如何慢慢绽放,质疑它,消化它,使它成为我的东西。第三次,是2017年暑假。蓦然回首,那花儿依然在灯火阑珊处,而且,我分明看到了老子的智慧,以及佛家的光亮,且容我再细细打量一番。

    第四次,就是今天,此刻,出差途中,从手机上看以前的读书笔记。

    本书共72篇文章,是克里希那穆提写给学校老师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1.完整的教育。

    教育不只是为了职业(物质),知识让我们越来越机械,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教育是为了完整与自由。自由即心灵的绽放:不是放空心灵,而是摒除杂念,内心完全和谐,没有矛盾或对立。感知是清晰的、客观的、非个人化的,没有被强加任何的负担时的状态。也即心灵的觉醒。它是善,来自于友好和爱,包括身体的培养,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这将带来深深的敏感性。当理性、情感和身体三者完全的和谐时,心灵的绽放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到来。

    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

    知识永远属于过去,(前见~偏见~模仿)所以,我们的行动总是机械的。

    2.善。

    来自生命深处的本性展现,没有自我,完全自由绽放下的纯然行动,一种无我状态下的内心敏感。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善。模仿和服从会失去自由,而善也就不存在了。

    (杜威也持类似观点,他不提倡榜样引领,认为榜样引领在人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作用,实质上就限制了人的自由。但是,苏氏就相反,提倡集体的氛围及榜样的引领,大力提倡让学生读名人传记等,来塑造学生的三观。)

    3.悠闲。

    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悠闲,即内心自由、绽放,意味着内心平静,去观察身边以及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去倾听,去清晰地看,没有动机,没有方向。

    (类似于道家的“无”,没有缴向性,因而也没有局限、机械和强迫。学校,教室,应该是一个悠闲的地方,惟其如此,才能内心舒展,并保持深深的敏感性,才能帮助学生唤醒智慧,借此强调对知识的觉知和运用。)

    4.恐惧。

    恐惧会损害心智,破坏敏感性,钝化感觉,妨碍心灵的自由。善,不会在恐惧中绽放。比较与评价会导致恐惧,阻碍心(善)的绽放。学校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师生在善中绽放。因此,学校有责任不让恐惧以任何形式出现。摒弃观念(观念是障碍),内心自由,才能直面正在发生的事实。

    5.知识。

    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知识永远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理解这一点就是智慧。传统是知识,而知识的结束就是智慧的开始。传承,正是对智慧的否定。因为,知识是机械的,是局限的,智慧是无限的。在学习中,既没有教育者也没有被教育者,只有学习(没有恐惧,局限,强迫),保持深深的敏感性,去觉察正在发生的事实(现在)。其中,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

    (此处,克里希那穆所说的知识类似于“悟性”,包涵着对现在周遭的敏感觉知,而不是过去的死物。对知识的界定出现了分歧。不同于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信念,就是指导行动的规则。所以,苏格拉底认为,知善必能行善。杜威也是,反对死记硬背机械堆积的死物。)

    6.责任。

    心理上,个人就是世界。教育者的责任,是学业课程,更是唤醒学生内心的(人类的)巨大责任感。知识占据主导地位,头脑从未摆脱已知,这是我们最大的局限之一。教育,就是要培养完全的责任感(爱――无条件的关心)。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状。

    教师,本身就该是光源。

    7.学习,整个生命的活动就是学习。

    学习是什么?我们习惯于积累知识,并把它叫做学习,这在有限的范围是必要的,但这种限制会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知识去可以度量的,但学习中是没有度量的。

    当我们想了解自己时,就求助于那些描述我们自身的书籍,这个过程不断持续,渐渐地我们就成了“二手人”,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教育。无论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都是在已知的茧子里打转。

    学习,是纯然的观察,不仅是对外界,也包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观察者的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成长即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经验的重组。佐藤学,学习是对话,是自身认知结构从已知到未知的经验重建。)

    我们学习谋生,但我们从来没有生活过!……要学习生活的艺术,你需要悠闲要让心灵自由舒展。悠闲,意味着心不被占据。惟其如此,才能纯然观察。

    (佐藤学:润泽的教室,内心的安全、自由与舒展)

    8.勤奋。

    从自我占据中解脱会带来充分的能量。勤奋,意味着细心、警觉、观察和一种深刻的自由感。勤奋就是注意,它会自然产生无限的关怀、关注与清新的友爱。这一切需要巨大的敏感性,也即心灵的绽放(自由)。觉察的心机警而敏感。一颗勤奋的心会在问题出现时面对它,观察它的本质并立即解决它。拖延不会解决问题,那是能量和精神的浪费。当你在问题出现时就解决它,你就发现,根本不存在问题。

    (接近于杜威的兴趣:参与、关注、全神贯注、直至训练有素。也如佛家,用心如镜,事来则应,去则空。,如道家,致虚极守静笃,虚位以待,保持“无”的各种可能性。)

    11.比较,模仿使心灵腐化。

    关键点:和事实、那正在实际发生的在一起,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外在的。因为知识不是“事实”,它只是关于“事实”的观念,是过去的、局限的,是“应然”。正在发生的事实是无限的、完整的,是“实然”。观念往往牺牲现实(实然)去迎合那个理想化的东西(应然)。对“事实”的回避是心灵腐化(破碎,不完整,不自由)的开始。腐化的根源是“自我”,“自我”就是代代相传的形象、画面、文字。权威的本质去否定自由。因此,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引导、指出、告知,同时又不携带权威的腐化影响。

    (对“知识”的界定不同。在克氏眼里,知识是属于过去的,是死的,是停滞的,无法指导现在的行动。即便如此,“知识”也垫底儿的前六个烧饼,没有它,就没有第七个烧饼。)

    12.教育,就是要把心灵从“自我”都有限能量中解放出来。积极的行动是控制、支持、逃避。无为,是完全专注的观察,完全、寂静的观察。在观察中,那个别观察者会经历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寂静的观察不仅需要身体的能量,而且需要一种深刻的心理能量。不是对事实采取行动,而是去观察“事实”本身。

    专注地观察这个“事实”!深入地觉知到这个事实。正是专注,结束了所有的幻觉。

    13.习惯。传统,通过文字、仪式、信仰代代相传,它的基础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传统,本身就意味着依循。习惯(惯例)也是,习惯是指没有意识而产生的重复行为。我们陷入习惯或惯例,因为那是我们认为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习惯中,有一种懒散、草率和漠然的特质。这些会使心理彻底麻木。退化的过程就是找到一些虚幻的安全感,例如国家、信仰或理想,并抓紧它们。所有这些因素都对于真正的安全都极具破坏性。我们生活在伪装的世界里,而它已经变成了现实。而质疑这个假象的人,要么成为一个革命者,要么信任放纵主义,而两者都是退化的因素。

    习惯,陷入机械和舒服,从而心灵麻木,失去专注,就没有敏感的觉知,没有善的绽放。因此,打破习惯(惯例),随时保持敏感与专注(事实本身)。

    14.美,思想的运动不是美。是最高的敏感性。当“自我”不在的时候,美就存在了。随着对自我的放弃,美的激情就生起了。

    15.能力。能力被欲望限制了。

    欲望,感官感受的实质。对于欲望,不要去压抑或逃避(哄骗,说服)而是要去理解。只有通过对欲望的探究以及对它的活动的观察,这种理解才会到来。思想是欲望的运动。思想可以度量,知识属于过去,都是局限(腐化,破碎),都束缚了自身的能量。(道家的“无”,有无限妙用。一旦有了缴向,就生了“有”,成了“器”,被局限,破坏了完整性)。而完整心灵意味着无限能力,以及完全的空  无,其中,有无法估量的能量。

    16.洞见与诚实。任何形式的冲突或斗争都会使心灵腐化。“过一种没有丝毫冲突阴影的生活是可能的”(《静悄悄的革命》提倡,没有控制,没有恐惧,自由,舒展,润泽。)只有在二元冲突或对立面不存在的时候,才有诚实。是完整,是和谐,是无我,如爱与谦卑。洞见,是没有感知者的立即感知。从这种洞见中产生了行动。从这种洞见出发,对任何问题的解释都是准确的、确定的、真实的,其中没有遗憾,没有反应。这种爱是最高形式的敏感性,此时所有的感觉都同时绽放。洞见是智慧以及与之相伴的美与爱。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空,无,摒弃已知的局限,复归婴孩,保赤子之心,内心恢复自由、和谐、完整,心灵才能舒展绽放。才能专注于“事实”,纯然观察,并保有高度敏感性。此刻,才是洞见,才是诚实的。)

    17.欲望和混乱。

    没有欲望的介入,感觉能否极为活跃?(道家给了很好的答案,见下文)

    真正需要的是一颗心能够迅速感知与行动的心。即洞见和它带来的立即行动。

    人,几乎都生活在(内在)混乱之中,而不自知。

    神就是混乱。每一种文明都发明了神。它成为暴虐、战争和破坏的源头,是混乱的根源。欲望来了,去观察身体的感受,保持警觉,留意它们不要进入内心的领域,它不属于那里。只有当你以巨大的专注去观察这个挑战的本质,并仔细注视你的反应的时候,它才不会进入内心深处,成为欲望(混乱)的根源。理解就是去审视欲望的整个活动就是给予它适当的位置。自由,是绝对的秩序。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的自由人!南明教育的目标,超赞!)

    18.健全。在没有度量的时候,就会有整体的品质。拥有完全的责任感。自我的本文是度量,有度量就有分裂。自我中心都分别就是整体心灵退化的开始。爱,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因为爱不是思想的活动。对“事实”的观察,既没有比较,也没有度量,就是对“事实”的超越。

    19.问题。身体个心理上的问题浪费我们的能量。教师需要悠闲来安静地独处,聚集耗散的能量,觉察自身的问题并解决它们。这样,才能保持对课程及学生的敏感性,关心善的绽放,以及一颗不机械的心。这就是真正的教育。

    你们,作为教育者,会承担这个责任吗?你和学生内心善的绽放就存在于这个责任中。我们对整个人类负有责任,人类就是你和学生。从你自己开始,那么整个世界就打来了,因为被就是世界。超出你的世界只有自然。

    20.地位。自私是我们生活的根本问题。自私是自我运作的本质。神速洞察自我的运作远比学业更重要。无论如何伪装,有自我的地方就没有爱。

    “你领悟所有这些了吗?还是你只是在玩弄文字?”

    21.敏感性。

    身体的智慧会守护它自身的健康。善的绽放是我们全部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中没有摩擦。只有在这种至高的、分裂的智慧中才会有这种绽放。这个智慧不是理智的产物,这个智慧的整体就是慈悲。

    22.自我中心。

    思想是我们所有苦难和丑陋的根源。我们的责任是培养一颗自身没有冲突的心,并终止我们周围世界的斗争和冲突。“这颗心能否将它从自己制造的监狱中解脱出来”。

    23.生活的艺术。关系就是生活的艺术。摆脱偏见、个人经验和预设的结论(去蔽),纯然观察“事实”,深刻、清晰敏锐感知,其中没有二元性,被观察对象化为空无。只有那真实的存在。(也即去掉自我,“灵魂出窍”,跳脱出去,直面“事实”和自己的反应。)

    24.文字。文字妨碍真实的感知。

    我们靠文字生活,文字成了我们的监狱。文字对交流来说是必要的,但文字从来不是事物本身(文字是手指,指向的月亮才是事物本身。)文字本身带有很多联想。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带联想的观察,此刻,观察者就不存在的了。

    (  “物我两忘”?  )

    25.智力。学习“你自己”这本书。

    教育本质上就是学习的艺术,不仅从书本上,而是从生活的全部运动中学习。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中去学习思想的本质,思想正是智力的活动,不带理论、偏见和价值观地去学习正在实际发生的东西,就是教育。从书本中学习是重要的,但比这重要的多的是学习“你自己”这本书,因为你就是全人类。全神贯注的时候没有过去,只有对正在实际发生的东西的纯然观察。

    27.价值观。明澈的生活,这不是一种价值观。理想就是价值观,是目标与方向,是局限与破碎,成为监狱,导致心灵扭曲。不如明澈,解脱,才完整,自由,和谐,绽放。“心灵”是指所有的感官反应,情绪和智力上的能力。完全的责任就是慈悲。这种慈悲同感智慧来运作。

    30.合作,需要巨大的诚实。除非你你内心是和谐的、完整的、不矛盾的,你就不可能和别人,和地球以及海洋合作。诚实,是清晰,是对事实本身的清晰如实的感知(注意)。没有自我,就没有分裂。

    31.智慧。智慧的本质正是敏感性,也就是爱。智慧是整体感知的能力。慈悲通过智慧来运作,从来不通过智力运作。慈悲是完整生活的实质。(应事如镜,来则应,去则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关注观察、认识自我,(把自我当成客观的事物)。一颗勤奋的心是在活跃地注视、观察,永远不会陷入二手的价值和信仰。一颗处于学习之中的心是一颗自由的心。

    41.注意。

    注意是对智力的支配性觉知,去冲动,去情绪,去本能,对“事实”进行整体的纯然观察,没有矛盾,没有冲突,身体会变得安静,会带来内心的细微和清晰。

    42.生活本身似乎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想要赋予它意义。真正的问题是内心的品质。心是无限的,它是宇宙的本质,有它自身的秩序和浩瀚的能量。心永远是自由的。大脑,从目前来看,是知识的奴隶。(要天人合一,整体,和谐,莫让外力控制和决定,莫要陷入机械和重复,莫失去在善中绽放的可能。)

    “全然的注意”注意,不带干扰地去看,不带自我的阴影;不带干扰地去听,立即捕获声音的深度,去倾听这个寂静,并随之运动。

    46.柔弱。

    没有了自我的中心,就会有非同寻常的力量与美。

    47.愿望。

    我们强烈的愿望是培养一个自由的人!

    不带价值和判断地去观察所有的一切,不带选择地去感知我们生活的复杂性,只是准确地去看“事实”。“事实”远比“应然”重要的多。你在看,没有抵触。如果你在抵触,你就不在学习。或者你得到某些理论,某个意见你觉着是正确的,并坚持不放,你自然就不再学习了。自由对学习来说,是必须的,好奇也是。

    如果,你向自己学习,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通过观察你自己,你的偏见,你固有的结论,你的敏感,那么你自己就成了教师和学生。对某人的依赖,无论他多么优秀,都会妨碍你认识自己,了解你真实的样子。而了解你真实的样子的哈非常的重要。当你不带任何形式的抵抗和反应地观察自己时,正是那个观察本身在行动。它就像火焰一样将愚蠢和馆长燃烧殆尽。

    自由是绝对的秩序,是和谐,是完整,是爱与慈悲。人民不幸的根源,冲突,无序,没有自由。所以,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佩服道家老子的智慧。

    道家的“无”,就是自由自在,自然,无所依靠,精神独立才能算是自然,所以是很超越的境界。针对周文疲弊,老子提出“无”,把周文看成为形式的,外在的,人为的,所以向往自由自在。主张一定要把这些虚伪的造作统统去掉,由此而解脱出来,才是自然。“无为”普通化、抽象化而提炼成“无”。无所依待、去掉虚伪、造作、外在、形式的东西,就形成一个无为的境界。道家认为我们生命的落在虚伪造作上是个最大的不自在。外在的形式具体来说,分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自然生命的纷驰使人不自由、不自在,如各种欲望(酸甜苦辣等感官刺激),然后是心理的情绪(各种喜怒哀乐等各种心情);最后一层是意念的造作。比如:意见、偏见,也即是代表一孔之见的一些知识。所以,任何大教都以智慧为目标,而不提供知识,智慧的不同就在把知识、观念的系统、意念都统统化掉,才能见明,即见智慧。佛家如此,道家也是如此。

    道家通过“无”来解释道,来规定道。无即“虚”,“致虚极,守静笃”无的境界就是虚一静,就是使心灵不粘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而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各是其是,就有了矛盾与冲突。佛家的执着就是将心思封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道家讲虚一静,虚则灵。一就是纯一无杂。没有冲突,没有分裂。静,就是定,是随时将心灵从现实中超拔出来,浮在上层的一种境界。所以,无就是去“前有”,去执,虚位以待,有无限种可能。“无中生有”,即是“无”的无限妙用。“无”的徼向性,一有徼就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成为“有”,也即一个具体的物,或者说是器。所以,无是本,处于“无”的状态时,才有无限妙用。“不禁其性,不塞其源”也是为了实现“无”的各种可能性。否则,就会禁锢其自然发展,一如空杯。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无言而教化万物。其实,就是各适其性,如其所是。这,就是自由,就会有善的自然绽放。

    两相比较,他们都主张去执,去蔽,保持心灵自由。克氏从教育和学习的角度,从教育的角度来谈心灵的自由。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纯然的观察,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实,于洞见之后立即行动,才能避免机械、破碎、局限。”而道家的无(道)明显更深刻,也更具有普遍性。

    自身成长如此,教书育人更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舒展的空间,让心灵自由,静待花儿的开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qc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