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智慧环境下的课堂合作文化———全国第四届合作学习研讨会感悟

智慧环境下的课堂合作文化———全国第四届合作学习研讨会感悟

作者: 米红霞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22:21 被阅读0次

欣喜地走在教育研究探讨之路上,聆听大家之言,我倍感激动。

今天首先听到的是郑杰校长的讲座。他讲座的主题是《以合作学习推动课堂文明进步》。郑校长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第一个方面是上•宏观趋势。认为合作学习是踏着时代脉搏上,让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课堂里的芯片。第二个方面是中•中观支持。从各个管理机构以及部门谈合作学习推进情况。第三个方面是下•微观研究。郑校长谈到他愿意做合作学习的手艺人,伴随着合作学习慢慢变老,为后来的人做奠基,我们的使命是以合作学习推动中小学课堂走向文明。我们的原则和禁忌是坚持给予证据的教学改进,不夸大合作学习的神奇功效,坚持合作学习研究的开放性,不创立流派,不立山头,不指向个人崇拜,促进学生完整成长,不服务于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让我们用文明的方式推动千万间课堂文明进步。人本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公平的:全纳共进,而非歧视;理性的:摆事实讲道理,而非武断;尊重的:独立思考,而非强加;共赢的:积极互助,而非个人主义和相互拆台的。

在听讲座中,我突然想起昨天晚上读潘新和老师的《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中提到的“语文课程的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统一,其终极意义都是指向言语表现与人的精神存在。”当时读的时候我还没有理解,我定义的语文不是听说读写吗?不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吗?潘老师说的我怎么没有懂啊!今天听郑杰校长的讲座,突然明白,潘老师说的和郑校长讲的核心是一样的,最终指向的都是育文明之人。不同的是郑校长讲的是用合作学习的技能训练学生,用合作学习的策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中蕴含育人教育。潘老师讲的是借助语文课程,实现课程和人的生命价值同一。他们的终极点都在一起,只是说的不是一个面上的事。

好多事情都非常有趣,能触类旁通。能听懂郑校长的理念了,也就明白潘新和老师所说的“立言”。以培养“立言者”为目的,培养言语精神生命意识,培育言语表现智能。是的,知道教什么比知道怎么教要重要的多。当我明白我的语文教育要带着学生到哪里去,我再寻找匹配的方法,感觉明朗了很多。回宾馆路上,我和同行老师一路研讨今天的讲座,大家各抒己见,相互探讨,收获颇丰。到了宾馆,我又将昨天所读书反复翻阅,新增不少感悟。

就像今天老师讲的“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哪个最重要?“明白”最重要。明白了,其他都不是问题。

今天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台湾省台北教育大学张新仁校长的讲座让我看到一位合作学习教育实践者如何脚踏实地推行合作学习。她讲的策略和技能也是我们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反复运用的。她们的扎实和求真令我敬佩。台湾卢柏宏老师的英语课,运用切块拼接法法,真正演绎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会别人。他们的切块拼接法关注到策略的优势,也发现了策略的短板,运用互教来弥补切块拼接法策略短板。细腻和务实让我又一次领略台湾同胞治学严谨。

能有幸出来学习不易,愿我能学以致用,回去后让我的学生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环境下的课堂合作文化———全国第四届合作学习研讨会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sv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