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我的记忆中是教科书里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城,它一直让我觉得遥远而又向往。因此这次能来延安我感到兴奋而激动。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曾拯救党于危机时刻,拯救民族于存亡之秋。在新时代,他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奋斗精神传承下去。今天,我们西行1600公里来到这里,正是为了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把延安精神带回家。
下面我分两部分聊一下我的体会。一是我认识延安精神的过程,二是我对延安精神如何结合时代结合自身的理解,一些认识还很粗浅,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什么是延安精神。来延安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延安精神的内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这些耳熟能详的标语,是从小背诵的标准答案,可能也正是这样,这些话让我觉得他们高高在上,我们之间总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感。
而当我跟随队伍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切慢慢变得生动了起来。在这里我们从一幅幅图片,一件件衣物中了解到,延安精神其实深植于那个年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中:白求恩、张思德、抗大的求学、南泥湾的开荒、整风的严肃、还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豪气。我突然感觉延安精神情切了。
可是当我走出纪念馆,目光聚焦到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聚焦到身边人,聚焦到自己身上,不免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70年前南泥湾大生产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今天我们在讨论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究竟合不合理,尽管我们都是在求生存求发展;70年前白求恩在艰苦的窑洞里做手术,而今天三甲医院除了看病还在处理着一桩又一桩医疗纠纷,尽管他们都在救死扶伤;70年前张思德在漆黑矿洞里烧炭,而今天我们在明亮办公室体面的处理着公文,尽管我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70年前的经验能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70年前的精神在今天究竟如何发挥作用?70年后的我们在学完延安精神后究竟该如何去做?我觉得依然困惑。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困惑很快被来自枣园的一阵清风吹淡了。
在枣园的参观过程中,樊教授为我们上了一趟30分钟的露天课,尽管只有短短的半小时,但在他的一席话中我似乎找到了方向。在他的宣讲中,我记住了12个字:理论自信、有所敬畏和坚持学习。
我想这不正是延安精神和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实践的结合点吗!
首先,延安精神能带给我们理论自信。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理论基础,那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延安的精神能够让我们党,让我们民族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壮大,那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沿着他们的足迹,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使之与时代相结合,今后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到那时,实现中国梦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和马列主义化的中国式思维”注入我们身体,成为我们构筑思维大厦的基石,成为我们流淌的血液。
二是在工作中我们要有所敬畏。
樊老师告诉我们,何所谓“敬畏”,敬就是有所为,而畏就是有所不为。当今天我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开展自己的工作时,可能已经没有必要像张思德那样付出许多体力上的辛劳了,但其实我们肩负的责任,工作的难度一点都不比他少,甚至更艰难。我们每一个文件的传达都在调用着各种资源,人力的物力的;我们的每一个决策,花的每一笔钱,都在支付着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近40年的改革到了今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剩下要啃的全是硬骨头,甚至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变成被改革的对象。时代正在逼着我们摸着石头淌过这条前无古人的大河,我们必将面临更多紧迫而严峻的考验。因此面对责任和压力,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当谨慎的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手中的权力,敬畏人民的信任,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守住底线,又要灵活变通,把事情做好。而如何把握好自己,拿捏好分寸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
最后是坚持学习。
坚持学习虽然是最后一点,而它却是在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第一第二点的实现全部要靠这第三点,也就是踏踏实实地不断学习。毛主席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他是我们活生生的榜样,在他弥留之际,在自己无法阅读的时候还让别人读书给他听。伟人尚且如此好学,那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这次延安之行虽然只有几天,但这几天让我更坚定了,坚定了思想,坚定了行动。我希望组织能多安排这样的深入学习,让我们有更多成长的机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