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梁实秋 《雅舍小品》 美文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梁实秋《雅舍小品》
无论我们拥有什么身外之物,房子也好、书籍也好、金钱也好、亲人也好,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就要好好珍惜,活在当下,享受其带给我们的幸福。
居住在租来的简陋的房间里就没有乐趣了吗?
作者写到: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作者居住在跑风漏雨的屋子里,尚能觉得他可爱,这是很多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大部分人宁可放弃当下生活的美好,也要背负沉重的房贷,这样的有意义吗?
梁实秋老先生肯定能带走关于雅舍的美好记忆,不仅仅是住在那里的时候享受清风洞穿而来,雨飘洒而下的时候能得到诗意,在里面写下了《雅舍小品》这本流传甚广的散文集,更重要的是他洞悉了“人生如寄”,能够活在当下。
苏东坡有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把个中滋味又升级到了一个层次。
此词写于元祐六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再次来到杭州。由于个人经历的起伏动荡,对人生的体悟,自然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送别友人的时候,写下了这句感慨万千的诗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又何尝不是在安慰自己呢?
跑风漏雨的“雅舍”都能让作者品味到生活的美好,可见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他的幸福感。
安步当车、粗茶淡饭、粗木陋室,这样简朴的生活都能带来无尽的快乐,又何必更多沉迷于物质的多寡呢?
作者把生活的哲理融入到了文字中,循循启发读者放下对物质的纠结,去感受清风、明月、风雨。
对于读者来说,领悟到这一层就够了,但对于写作者的启发又深入了一层:
好的文章,一定是给人美的感受,同时引导人的生活态度。
这就要求初学写作的人一定要有淳朴的本心,而且不要迷失在路途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