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思考,快与慢》共读活动从6月21日开始,至今共开展6次直播听课,这6次共读仅对序言做了分析阅读和对附录A做了检视阅读,老师在对序言做了高标准的分析阅读,让我对序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老师的执着和结构能力佩服得……不知用什么词了,反正是我服了。
说说我吧,在活动之初老师要求写下对自己本次共读的标准,我的标准(高标准)是:每周4次共读,至少2篇输出,另月总结1篇心得。(对其它小伙伴来说可能只是一般标准,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高标准)。
看看我的完成情况:参与直播听课次数6次,两周5篇输出+1篇心得(本篇),基本上算是完成,但这只是体现出来的成绩,最终自己学会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这要自己多用心,学会如何“学会”知识点。
总结下我关注知识点和问题:
1、在阅读时,时刻记着要主动阅读(4问)。随时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做刻意训练。
2、多澄清目的,多用Port模型和黄金思维圈练习。
3、对结构思考力而言,这是我的痛楚,每每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就认知紧张,产生焦虑,这个要慢慢来,先降低标准和期待,找到自己现在的位置。
4、学习掌握成人学习法:EAT模式,并多运用(刻意训练)。
5、尝试去了解老师的决策原则(5个),先掌握本质概念,再说运用等问题。
6、对脑图的认识紧张,跟结构有关系,先澄清画脑图的目的是什么,我现在是否需要他,根据个人成长本质模型(Grow),来分析看看,再用管理效果公式来说明下这脑图是什么的问题。
7、势能!积累势能!找到自己可以每天积累的事做,好好想想,好好找找。
8、理清上述问题,貌似对上面的问题就没么焦虑了,但忽然又焦虑了,对上述这么多问题,我该如果分解,需要有一个系统,对,自我管理系统,用我管理系统对他们进行分解,参考老师的文章:永澄:自我管理系统重启初始化操作、永澄:自我管理系统重启的实例示范、永澄:目标管理到底是干啥用的,究竟要怎么学?。
说一点成绩吧:战胜了惶恐写简书的心态了。
现在觉得写简书,所谓的输出,就是写我自己知道的,了解到的,自己疑惑的和让自己开心的,总之写我自己想写的,不要去想自己文采不好,写出来好丢人(这是我惶恐的主要原因吧,哈哈现在找到了),但你要正视你自己啊,本来就是在成长阶段,本来文采就不好,干嘛老想着装逼啊,待我未来水平提高,未来某天看到自己现在的文章还能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呢,看看我现在的傻样让未来的我高兴高兴,能让未来的我感恩现在的我,为未来的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