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慢慢解封,现在门店也逐渐开业。今天早晨儿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告诉我想在外面吃早点。我说当然可以。他又问要不要给你们带回来点东西,包子油条之类的。爸爸说不用了。我说买点吧,好久没有吃外边的早点,也很想吃的。
孩子走后我俩在交流,为什么不让他给我们带早点呢?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孩子想到了给我们带,就要给他一个表达的机会。孩子给我们买回来东西,我们好好的吃,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
一个人在家庭中要能够为他人做些事情,那份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就比如我们女人们每天辛辛苦苦的做好饭,如果老公孩子都不吃,你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看到他们吃得心满意足的,我们是不是做饭更有了动力?
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们不要对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包办代替,好像孩子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如果这样孩子会把自己和成绩捆绑在一起,一旦学习受挫,他会有很大的打击,因为在其它地方他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
生活中给孩子机会,让他为自己做些事情。当孩子愿意做的时候,呵护他那份原始的动力,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大用?如果什么都不让孩子干,时间长了他真的什么都不愿意干了。
有人曾经专门调查过,会做家务的孩子就业率比不会做家务的孩子高,离婚率比不会做家务的孩子低。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看的不是眼前而是长远,看的不是分数而是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