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行动中,我们需要快速的解决问题,快速的输出成果,然后测试再修改完善。然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我们得知道什么是问题。这个词我们常用,但是却很模糊不清,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我们的思考或探究,无非是执行三种操作:抽象,隐喻和联想。探究一个概念亦然。
问题,首先它是一个词,为此我们把它放到语言这个更广更抽象的领域来观察。我们的语言本质来说就是一个个标签的集合体,而标签就如同一个箩筐,把万事万物都放入其中,以便我们能识别和交流。比如,把我们看到四个脚、长毛的、会汪汪叫的动物称为“狗”。狗这个标签出现了,于是这个世界千千万万条不同的狗都容纳其中。然而狗也有不同的种类,比如有中华田园犬、哈士奇、泰迪等等。这样,狗这个标签下又贴标签,层层叠叠,呈现一树形结构。同样的,其他的词语和概念都有相同的树形结构。形象的看,每个概念每个词背后都堆成一堆,像山一样高大。回到“问题”这个词,它内部也呈现树形结构,因为问题所指称的对象属于非经验的,所以它的结构是依附性的。比如问题的内部树形结构会是这样:世界问题——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而自然问题又有物理问题、化学问题、生物问题等,而物理问题又有力学、光学等问题。层层下伸,直到某个具体的问题,比如水的结冰问题。可见,问题这个抽象的名词,其实与“主题”、“话题”类似。但是问题是什么,依旧不清楚。下面转到下行探索:隐喻。
隐喻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隐喻认知。比如我们会用吃饭和食物消化,来隐喻学习的过程——学的知识被我们消化了。我们用旅行来隐喻人生,用金钱来隐喻时间,用头来隐喻领导。我们的语言是隐喻的。最关键的是我们通过在不同场合运用语言,来赋予它不同隐喻内容。我们来看“问题”这个词的不同运用场合:当我们对一个知识不了解,我们会去问老师以求得解答;当我们不知道对方什么想法和态度,我们也会去询问;当我们做某事遇到阻碍,我们也会去寻求帮助。我们会说“我不理解这个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遇到问题了”。这些都表示我们遇到一个未知的、无法应付的情况,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问题。当这个未知消除,阻碍克服,我们的问题就消失了。从这里可见,问题是一段距离,解决问题就是消除或缩减这段距离。进一步说,问题是一种邀请和探寻,邀请别人和你一起来探索一段未知的距离,最终彼此都跨越了这段距离。如果我们把“问题”隐喻成“邀请”和“距离”,那么就不存在私人问题了。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属于你的,问题都是公共的。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关于“问题”的模型:邀请——填补。当然,关于“问题”,我们可以形成不同的模型,理解原本就多元,模型之间会有竞争,那个最有解释力、最能合人性就能留存下来。下面就进行第三个探究操作:联想。
刚提到,任何一个词一个概念,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谓理解就是在这个词的框子下,可以存在不同的意义模型,不同模型间会产生竞争,一个词最终的常用含义就是竞争胜利方赋予的。显然,不同的意义模型都是人赋予,人赋予的意义都天然的具有人的需求和理解。这当然就表现在对“问题”的理解上了。我们需要借助“需求”这个词来作为联想的起点。我们的需求无非是:生存和繁衍。生存需求导致我们有深深的不安感,生怕有危险侵入,所以我们需要稳定和安全。同时,我们有得冒着危险去交配,以便把基因传递下去,越是环境恶劣的时候,我们冒险的冲动越强。虽然我们依旧是面对未知,这时我们会用“冒险”“赌博”“争斗”之类的隐喻。因为安定的状态不能维持了,我们必须冒险了,以便有机会获得新的安定。比较这几个隐喻模型:邀请、赌博、争斗。我们得到不同的理解,邀请是很文明很开放的方式,也很放松愉悦;赌博则是靠运气了,是紧张和期待的;争斗则是愤怒的激昂的。
问题是什么?首先它是一段未知的距离,其次它是一种跋涉,这种跋涉有三种形态:邀请、赌博和争斗。哪一种意义模型最合适则看当下人们的运用了,这个时代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一般看来,邀请的理解更开放,也更理性。
由此,我们说的问题意识,就是指一种邀请别人一起澄清未知的倾向。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取向,它要求人们主动去对话,主动走出自我的思维限制,走入更加广阔的世界。所以,我邀请你也来一起走出自我的洞穴,接受真理之光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