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高人气问答:拆迁户王老太房子拆后分得360万现金,给儿子300万,女儿60万。结果现在儿女都不赡养,为什么?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儿女的逻辑实际上都不难理解。女儿:既然重男轻女,养老找你的宝贝儿子去。儿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钱,女儿不养我凭什么要养?
在网友看来,老人的360万全部分干净了,儿女自然觉得养老就只是一个付出而没有回报的过程;而且严重的分配不均,当然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谁都不想赡养老人的情况。
1.jpg
01 父母一直说男女平等,真的做到了平等吗?
林玲家姐弟两个,在吃穿用度上父母都是一样对待,零食分成两等份,一人一份。买衣服也是一起,弟弟买了新衣服,姐姐的绝对少不了。
林玲从小就学习成绩好,也乖巧懂事,一直被老师和邻居夸,父母也一直以有这么一个女儿而骄傲。
林玲家不富裕,那时候,小朋友吃饭都喜欢凑一块,别人家不是有鱼肉就是堆满碗的菜,林玲家永远只有菜地的青菜萝卜和大蒜,一个月一次的开荤,姐弟俩从月初盼到月末。
2.jpg
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父母还是让林玲读高中、上大学。林玲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上大学后她利用一切课外时间兼职做家教,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
她一直感激父母,工作后除了个人开销,其他的钱都攒着,过年回家一并交给父母。
可就在姐弟两个都工作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一开始林玲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林玲还是每年交钱给父母,可弟弟不但不拿钱给父母,父母将自己交的钱转手就给了弟弟。
3.jpg
林玲要结婚,刚开始父母一直不同意,后来才从弟媳那知道,父母供她读书是想通过林玲以嫁人为跳板为弟弟谋得一个好出路。
家里老房子要拆迁了,两层半的楼房,母亲当着大家的面说那半层的补偿款给林玲,可说这话的时候母亲的眼睛是看着弟弟的,弟弟眼睛一躲开,这事父母就再没说起过。
父母每次生病住院,都是林玲开车将他们从老家接来,好了再送回去。挂号交费找医生跑上跑下,一日三餐在家里做好送到医院,晚上陪床更是不在话下。可父母出院后面对亲戚朋友还是一个劲地说儿子媳妇好……
4.jpg
父母一直强调的男女平等,儿子女儿同样对待,可是,他们真的做到了吗?并没有。就我一个外人看来,我都为林玲不值,她父母的做法也确实影响了姐弟两的感情。
02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偏爱的伤害有多大
孔子说:“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原意说的是治国之道,国土之内财富均分就不会引起攀比,使人心安定,大家和睦相处,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孔圣人说的这句话放在家庭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5.jpg
父母在处理子女关系中厚此薄彼,长期被偏爱的一方觉得理所应当,被忽略的一方原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但在长期爱的失衡环境下也会疲惫。不但会出现子女不愿照顾、赡养老人的情况,还容易引起子女间的矛盾。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长期偏爱二儿子明成,而对小女儿明玉的需求总是视而不见,在苏母的威慑下苏父也不敢对女儿表现出半点关爱。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两个孩子水火不容,在一次矛盾中,做为哥哥的明成对妹妹明玉狠下其手,竟将妹妹打得起不了身,幸好被人发现送进了医院。
6.jpg
明成在苏母的溺爱下,一直过着啃老、爱慕虚荣的生活,后来不仅将工作丢了还把自己的小家也给拆散了。而明玉18岁就离开父母自力更生,和家里断绝一切经济往来。在苏母去世,苏父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最后还是明玉担负起赡养苏父的责任。
罗振宇曾在《奇葩说》上说过:“所有的矛盾,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最后变成风平浪静。当我们面对一个该不该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提一点更高的要求。这不是为了任何人,这是为了我们自己。”
罗振宇当时的这句话是作为职场参考提出的,放在家庭中也同样适用。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用吵架或者打架来解决问题都是不明智的做法。最后,明玉放下过往,和曾经的自己和解,担负起照顾苏父的责任。
7.jpg
03 赡养老人是义务,也是责任心的体现
有的父母思想传统,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觉得家里的财产女儿是没份的,可到老了儿子不赡养自己就开始指望女儿。
林玲在父母多次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的时候,跟弟弟提出了自己的不满,希望弟弟在照顾父母方面能够出自己的一份力。父母虽然口头上帮儿子要面子对外人夸儿子媳妇孝顺,但还是希望自己在生病期间有更多家人对自己的呵护。
8.jpg
可在林玲提出这样的要求后,弟弟弟媳两人还因此大吵了一架。林玲在老公的开导下,也渐渐对照顾父母的事释怀。父母有他们自己爱的方式,作为女儿原本就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他们夫妻觉得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到:“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我想这是对许许多多个林玲对父母的那份孝心的最好解答,林玲夫妻自觉去付出,摒弃掉那些外在的“不公平”,发自内心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老了,有些东西过去了也就算了,只要内心的柔软还在,你的付出就很值得。
9.jpeg
几米说:“向日葵告诉我,只要面对着阳光努力向上,日子就会变得单纯而美好。”
我们曾经像沐浴阳光一样得到过父母的爱,现在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哪怕他们对我们不公平,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内心所崇尚的就好。善待父母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愿所有的父母都被善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