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有一批酒肉朋友:应伯爵、谢希大、常时节、孙寡嘴、吴典恩、花子虚……连同西门庆,号称“十兄弟”。不过这些人大多是“穷光蛋”,整天围在西门庆身边,陪他吃喝玩乐(关于这批帮闲人物,后面还有专节叙说)。应伯爵、谢希大两位更是日日登门,形影相随。
对妻妾一毛不拔的西门庆,在这伙“兄弟”面前倒是十分大方。不但宾至如归、吃喝不分,纵有言语冒犯,也能包容宽恕,一笑了之。对他们的经济困窘,西门庆还常能解囊相助。例如吴典恩当上清河县驿丞,上任需要置办服装、见官摆酒,西门庆借给他一百两银子,抹去利钱不要(第三十一回)。常时节没有房子住,西门庆慷慨赠送白银五十两。应伯爵生孩子,西门庆一举手,也是五十两,还不要借据。
这难道不是奇怪的事吗?莫非西门庆真的信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的信条?其实仔细想想,西门庆如此举动,也有他的道理。
一来,社会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每一位个体的人,都有跟他人交往的需求与渴望。西门庆身边聚了这样一批“朋友”,摆席吃酒、插科打诨、嫖妓听曲,刚好填补了他空虚的精神生活,满足了他的社交需求,这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这些帮闲人物的境遇,都远在西门庆之下,他们的趋奉巴结,令西门庆得到领袖欲和自尊心的满足。当然,代价是西门庆出手大方、一掷数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