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帽子(四)

借帽子(四)

作者: 北俱芦洲德彧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18:43 被阅读0次

    也不知是正月初七还是初八了,青海社火早就兴起,十年前的村子上很有年味,洒家总能听到脍炙人口的曲目,什么《绣荷包》啦,一绣杨大郎,大郎是好将,把呀大郎绣(者个)替了宋王死。什么《浪花灯》啦,正月里到了正月正,我和我的尕妹子浪花灯,花灯实在好,妹子散了你的心。什么《送早饭》啦,格子架上牛赶上,曲曲弯弯到地边,春暖花儿开。这些曲目大部分是写生活的琐事,贴近民生,容易让百姓接受,通俗易懂。洒家以前虽然听不出其中的意思,却品得其中的滋味愈发丰富。

    一家人刚刚吃完早饭,还没来得及刷碗呢,就听到远处已经有敲敲打打的罗鼓声,是的,本地社火游走过来了。好多人都刻意在口袋里放了十块,二十的零用钱。都期盼着有蛮婆儿找上门来,这样即预示着今年的好运将至,身上的佞气,戾气全都跑走了。有一群老汉都站在一个角落,尽管戴一顶帽子,依然能觉得冷的发颤,可是为了看社火也是一直忍着,牙齿都快掉光了,还笑的那么灿烂。恍惚一瞬间,一个不小心,洒家一回头大爷变成光头了,洒家再回头,帽子已经在和尚的手里。

    这和尚并不是真正的和尚,在当地亲切的称呼为大头和尚,初入庙门,学敲木鱼,学诵书经,在社火这里面的片段则是起床后的洗漱,整理,上香,不过这个新生他还有点六根不净,对女孩子眉来眼去的,表演的目的是调侃和取笑了,只不过没那么严肃,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这年轻的和尚抢老汉的帽子却是为甚?不为别的,只是佯装洗脸而已,老人的那种帽子更像一个盆,所以专挑老汉的帽子。一个崭新的帽子刚刚戴在头上,可能是他的女儿新送的,在和尚手里即是栽了,但沾了吉运。把帽子倒放在黄土地上,进行一番表演,完毕后,随手一扔,大伙乐呵呵的把帽子递给大爷,大爷就可以回家洗帽子了。

    其实洒家并不了解这些民俗,越往后越有熟悉的感觉,一切皆来源于生活。其实洒家在总角之年,这些个 张牙舞爪的人,洒家避之不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帽子(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nm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