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教了半辈子,为了孩子,调到小学后,突然感到自己不会教学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将那些反复反复训练仍旧记不住的孩子教会。
试卷发下来以后,发现很多试题都复习过,很多词语都是反复听写,想着孩子们应该已经掌握了。
没想到等改完卷子,心一下子跌入了万丈深渊。
反复听写过十来遍的词语,仍然大把大把的人写错。
听写过十多遍了呀,还记不住?那得听写多少遍,20遍?
“今宵”和“碧霄”我还给他们编了个小故事来记这两个字,让不停写错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过,纠正过,有的竟然在黑板上纠正过10遍。
“勉励”“这俩字,一日难再晨”的“再”字,都是听写了不下20次,试卷上仍然红叉叉一个摞一个,怎么办?
有时候我很鄙视自己,觉得这样机械地训练你们,有点扼杀你们的天性。
但就是这样地训练,考试的时候你们照样写错,我真的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阅读理解,我说过无数次,答案就在原文中,这次阅读理解真不难,答案很明显就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是就是找不到。我问那些找不到答案的同学:“你们是不是经常不读书?”人家理直气壮、信心满满地回答:“读书!”我无语,再问:“从一年级到现在,你读过了几本书?绘本不算,漫画不算,有50本吗?一年能读够10本名著吗?如果到五年级了还没有读够50本名著,就不叫读书。”
“读书,每学期至少要求读够10本,你每年读够20本书了吗?。”
我又问:“你们家买书够100本吗?这100本书你都认真读过吗?读过了,你再告诉我你平时读书,我才能够相信你真的读书。”
这样问,他们才会低下头。
孩子们,说起名著,你们就只知道《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让我感到很无奈。这更说明你们真的不读书,就不知道除了四大名著,还有无数的名著,我一口气说了是十几本,问你们读过吗,听说过吗?当看到你们刚才还高高昂起的头越来越低的时候,我的心也在极速往下沉。你们的父母,只知道作业写完就可以了,减负了,留作业不多了,剩余时间就让你们放松地玩。减负了,难道不可以多读些书吗?
我写了那么多有关读书的文章发到群里,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个家长发表意见,是不是就没有打开看看呀?人都说,“隔行如隔山”,我不敢说自己在教学上造诣有多高,但毕竟在教育上摸爬滚打将近30年了,虽谈不上经验,但比起不是教育行业的朋友来说,还是比你们知道的要多那么一点点。
你们看一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或许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语文不读书,根本没有办法学好。没有语感,没有词汇,没有素材,写作文还停留在300字左右,怎么能学好语文?
这次作文被扣分最厉害。这次作文 题目“爱在拐角处”,要求通过一件事,表达“爱”。“拐角处”有两方意思:1、可以写默默无闻的,不易被我们察觉的爱,就如拐角处的事物一样不易被人察觉。如父母之爱,如“雷锋式”的人对我们的爱。2、可以写一种“出其不意”的爱,先抑后扬。
但是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写,写的事情就没有表达出爱,有的还写多件事,不是一件事。被扣分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作文写得非常短,答题卡两页,我要求一定要写到第二页中间再停笔,可是班上只有一个学生写到第二页上边,其余的学生连第一页的方格都没有用完,字数就是200字多一点,连300字都达不到。被扣15分以上的学生,字数连200也不到。
孩子们,如果不读书,到中学你们的语文成绩连70分也超不过。中学语文全部都是课外阅读,阅读占46分,作文占比例更大,是50分。再也没有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了,都是灵活多变的题,考的就是语感和博览群书。
所以我要求你们每周读够2本书,除了学校要求的这本书外,还要再读一本书,读书是任何时候都不能间断的事情,即使第二天要考试,今天晚上也要坚持读30分钟作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