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为政第十七章,先恭诵原文: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知道’(求知的方法、智慧)。”
乍读这句话,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么浅显的道理,作为孔门四圣十哲的子路,难道还不知道吗?夫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讲这句话呢? 朱熹《论语集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子路性强好勇,时有不知而强说为知的问题,所以夫子在这里教导他。所知者为知,所不知者为不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虽然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过患,也不会妨害你得到真智慧。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子路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鲁卞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他性格率真,心直口快。
举例:《论语》第十三篇中,卫君请孔老夫子到卫国去,子路就问夫子,现在卫国的国君“待子为政”,您最需要从哪里下手呢?”
———如何做?——先正名
夫子回答他,“必也正名乎”。就是做事情,名分先要确定。子路就说:真是迂腐啊,要做就做嘛,何必正名呢?夫子说他:“由也野!”你这个人好野啊!对于所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轻下断言,正名有非常重要的理由。
———为了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夫子是想戒除他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
清朝大儒李二曲先生《反身录》上说,“平日非无所谓知,然不过闻见识外来填塞之知,原非自性本有之良。”
平常我们所谓的知是什么,不过是听见看见全是外界的感知填充带来的,根本不是自己原本有的内在智慧。
平时,我们与人互动时经常犯的错是什么?就是这种感官上的想当然,含糊笼统,似是而非。听到看到就不假思索,信口开河,根本没有经过大脑思考。
特别是与人沟通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是还没有听清对方在讲什么,就急忙跑去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或者背道而驰。回头仔细想想,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领会对方的意图,给自他和团体都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或者损失。
显然这样的知就是夫子要我们戒除的。
那再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话,我们会发现,夫子对子路说这样一番话,绝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夫子这里讲所知到底知的是什么?跟我们平常讲的知道有什么不同?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为我们做了很透彻的剖析,他说:“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为何物。然则我所谓知此物非马者,乃仅知我之不知其究为何物而已。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辨,遂滋混淆。《论语》此章深义,尤值细参。”钱穆先生说,这一章的深义,尤其值得我们再三细细揣摩。钱先生说人一定是先有所知,然后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
比如说,我们认识马,然后就知道什么不是马,但那个非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仅是知道我不知道那个“究竟”是什么而已。但人们往往误认为这个不知道非马就是知。这就很容易混淆是非,因此夫子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讲的是认知。
认识马和非马,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什么,这只能算是认知的第一个层次。
认知的第二层次,我们要透过思惟了解:我知的部分是知了什么,我不知的部分到底不知在哪里。这个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的习性使然。
比如我们说学打球,为什么一定要跟着教练手把手地学,因为他能指出你哪里打得好,哪里打得不好。而旁边没有一个明眼人教我们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认知突破之所以难,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那平常我们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知道的无非是课本上学来的一些知识,或者道听途说、没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的道理,或者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如果不是学习圣贤教育,大多数时候我们甚至连好坏、善恶都分不清。一辈子浑浑噩噩,拼命追求物欲。不知道生为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要用这个宝贵的人身,成圣成贤,成为一个造福社会的人,成为一个“无终食之间违仁”的君子。
由此我们也看出孔门师弟间这样亲密无间的传递,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但他同时又“未之能行,唯恐又闻”,在没做到之前,他害怕再多听。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弟子们听到老师的教授是要努力去身体力行做到的。到什么程度呢?真正开发出自己的内在智慧。
《反身录》:“千圣相传,只是如此,吾人之所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者,惟求此知,此知未明,终是冥行。此知既明,才算到家。”千百年来圣人要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我们之所以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也就是为了求这个内在智慧开启,求这个内明。这个智慧不开,我们就像是一直在黑暗中前行。这个智慧开显出来,才算是学到家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呢?打开它就像是打开泉水之眼,源源不绝,假如内在智慧未开,我们学到的东西对自己的心灵提升意义不大,就像七八月份的水,下雨天会聚集很大,然而却没有源头,雨季一过,最后还是干涸。
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孔子教子路之知,不作知识讲,而是自心本有之知,是为真知。此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方能发出。”自心本有之知就是真知,就是“这一念独觉之良”,就是《大学》上讲的“明明德”,明德乃是人人本具之灵明心性,能够照见万事万物。
然而,这个明德“但为气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常人的明德被私欲蒙蔽,故存而不彰,有而无用。这正如古镜蒙尘,不能映物,若勤加拂拭,则能使宝镜重光,照天照地。因此,夫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开启自他智慧,这个必须透过跟随师友长期地切磋琢磨,躬行实践,才可以获得。
那我们要如何突破自我设限,达到圣人这样任对何境都能真知的状态呢?
我们要跟着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尤其儒家讲的是心性之学,全是内心的工夫,所以跟的老师一定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有教有证的老师。夫子倾其一生,对每个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博学于文,约我以礼”,我们现在学《论语》,也是跟着一批勇于探索内心且有实践经验的师友学习。始终保持一种 “病想”的心态,保持一个小学生的求知心态,承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端正态度,实事求是,对内不自欺,对外不欺人,善于学而时习,善于实践内化。透过师长的正确引导与自己认真思惟,正确抉择,亲自去获得更多体验,通过这些体验来突破认知,达到启发、开启内在的智慧。对于自己的过错不怕改。
一般人有两种状态,有一种是个性比较畏缩,虽然知道了,还是不敢表达出来,怕出错。还有一种人,自以为学得好,学得时间长,不知道的他也觉得自己知道。对这两类人,过与不及都不对,要取中道而行。
《论语集注大全》“此章言之若易,而于学者日用间关涉处甚多。要当步步以是省察,则切身之用盖无穷也。”这一章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然而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每天生活关联之处非常多,因此应该时刻省察自己的心,面对任何境界的时候,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辽阔,在能知、所知上用心,自然会通达世事、洞察人心,乃至于成为圣贤君子。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夫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讲这句话?
朱熹《论语集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子路性强好勇,时有不知而强说为知的问题,所以夫子在这里教导他。所知者为知,所不知者为不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虽然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过患,也不会妨害你得到真智慧。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子路他有什么性格特点?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鲁卞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他性格率真,心直口快。
《论语》第十三篇中,卫君请孔老夫子到卫国去,子路就问夫子,现在卫国的国君“待子为政”,您最需要从哪里下手呢?”
夫子回答他,“必也正名乎”。就是做事情,名分先要确定。子路就说:真是迂腐啊,要做就做嘛,何必正名呢?夫子说他:“由也野!”你这个人好野啊!对于所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轻下断言,正名有非常重要的理由。
由此可以看出,夫子是想戒除他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
2、我们如何突破自我设限,获得智慧?
我们要跟着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尤其儒家讲的是心性之学,全是内心的工夫,所以跟的老师一定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有教有证的老师。
夫子倾其一生,对每个弟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博学于文,约我以礼”,我们现在学《论语》,也是跟着一批勇于探索内心且有实践经验的师友学习。始终保持一种 “病想”的心态,保持一个小学生的求知心态,承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端正态度,实事求是,对内不自欺,对外不欺人,善于学而时习,善于实践内化。
透过师长的正确引导与自己认真思惟,正确抉择,亲自去获得更多体验,通过这些体验来突破认知,达到启发、开启内在的智慧。对于自己的过错不怕改。
作为学者每天生活关联之处非常多,因此应该时刻省察自己的心,面对任何境界的时候,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辽阔,在能知、所知上用心,自然会通达世事、洞察人心,乃至于成为圣贤君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