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工作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有通用的方法吗?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让自己进行一次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明确问题-拆解问题-执行-结果反馈&复盘
1、明确问题
清晰明确的定义好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里分为三部分:
(1)具体的问题点是什么
如,“产品的次留过低”,“个人状态差”就是问题点。
(2)目标(终点):即“我要达成什么目的”
如,“次留达到40%”,“恢复个人状态”,就是目标值。
(3)现状(起点):即”我现在在哪里“
如,“次留现在20%”,“工作效率低,成长速度慢”,就是现状。
则,当前问题=目标-现状
这一步是最大化的具象问题。不要只看目标,那样会让自己停留在”问题已知,但手足无措“的状态。去看中间的gap、看差值,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2、明确资源及约束条件
确定了问题后,要盘点手上可利用的资源和约束条件。梳理资源,就是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考约束条件,是更立体的理解问题。其实日常/工作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题的思路异曲同工。
举例:
如,次留问题
可利用资源:个人产品能力&经验、公司内部支持、相关外部经验支持
限制:时间限制,个人权利范围,影响力等
如,个人状态问题可利用资源:
可利用资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限制:懒惰、外界影响、心理素质等
实际操作中,这一步会很快速的过掉,或和解决方案混同在一起。
3、问题拆解
拆解问题有几种方式:
(1)公式拆解:优化因子
如:商品曝光率=曝光商品/总商品
曝光商品=人均浏览商品数*日活
以此类推,拆解公式,优化每个因子。
(2)步骤拆解:优化流程
如:要提升商品下单率,需要优化用户从看到商品→进入详情页→点击购买→提交订单→付款,一整个流程中的每一步。
(3)优先级拆解:优化主要矛盾
如:要提升次留的方法有很多,鉴于数据,我们选择大力优化用户占比60%的场景A,和30%的场景B,暂时忽略其他场景。
4、执行(没啥好说的)
5、结果反馈&复盘
要善于设定阶段性目标,及时保证方向和进度正常不跑偏,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下一步的todo。
总结
(1)问题的终点不一定是被解决,但如果开始解决问题,一定会不断的逼近解决状态。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不断地挖掘出新问题和新方向,需要动态的调整目标、方法,用全局的长期思维来思考,而不要陷在单个问题中。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固定的、程式化的。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解决手法,都应该跟随实际情况调整和变化。
(4)方法论是个仁者见仁的东西。如果能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并不断地去思考这个方法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随着每次新认知再进行调整,那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