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日的某天,看见大学时代的大姐大发朋友圈:等待新米到碗里……印象中,大姐大的老家好像是黑龙江五常的,那么也许是真正的五常大米?那天正好闲着没事,有点好奇,就八卦了一下她等的新米。
原来等的是大姐大学生的家长,在五常自家地里种的大米,稻花香,中国最好的大米,我动心了……
作为一个从小吃东北米长大的东北人,永远吃不惯其他地方产的米,特别是南方的米,又散又硬,吃了胃痛。
计划经济时代大米是细粮,粮本的细粮是定量的,根本不够吃。只盼每到年末,父亲的单位会分几袋新米面。后来学农田水利的哥哥负责农业这块工作,年末也会分到一些著名的柳毛大米。再后来他不负责这块工作,发现哪家的米不错,也会不远千里的寄100斤过来。
新米的浓浓的稻米香味,我是体验过的,东北最肥沃的黑土地,种出的新米,煮好之后,上面泛着一层油光,晶莹饱满,粘糯有嚼劲,即便不用菜来下饭,也能干掉一大碗。
大姐大建议我,先买一点来试试,看看习不习惯。她担心我移民南方多年,不习惯了家乡的米。我没告诉她,她的担心是多余的。远离故乡的游子,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家乡的味道,要不怎么会有乡愁一说?
加了那位米农韩姐的微信,买了一箱20斤装,米不算便宜,加上运费,八块多钱一斤,韩姐说她家有60亩地,全种稻花香,纯的新米绝对没有掺假。
从前,辛苦种一年之后还要站街边去卖,秋冬季节也是很遭罪的。如今网络发达,亲朋好友帮忙宣传,靠的是口碑,不用再去站街边卖,怎么可能掺假?如今的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去了城里。在家种地的都上岁数年纪大的了,自家两口人,60亩地根本干不过来,得请人干活,成本不低。
云端遥望“春种一粒粟”新米寄到的时候,打开真空压缩袋,就知这米是值得这个价的。超市里买的米,不论多贵,很少有这么香的米味飘出来。没经过抛光的米,洗米水都是浓浓的奶白色,按照韩姐叮嘱过的,煮新米要比平时少放一点点水,煮饭的时候,整个楼道都飘荡着馥郁的米饭香味儿。好东西要分享,之后陆续买了几百斤米,送给亲朋好友,均被夸奖米好吃!
云端遥望“春种一粒粟”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在遥远的南方,隔三差五通过云端,看到韩姐时不时在朋友圈发的视频,真正见识到农民大半年的辛苦劳作:开春翻地、大棚里育苗,前几天耙田,最近几天在插秧。她说现在已经好多了,只有一部分不周正的田还是要人工插秧,大部分方正的田都能用插秧机。
云端遥望“春种一粒粟”看她拍的插好秧的稻田,像是一幅风景画,美不胜收。然而,如不亲临其境,没人能体会其中的辛苦。后面还要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即便到了收割季节也不能放心,还要盼着天气好,打完稻子后将稻谷晒干、筛选、脱壳,才能有新的大米吃,这一年到头的辛苦自此才算结束,当然还得卖得出去才行。
想起前几天在后山的湖边闲逛时,遇到的一个守湖的保安,他的工作是每天守在这个湖边,为了防止有人跳湖自杀,不累但是寂寞,月薪3000块。八卦地跟他聊了一会儿,老家吉林,家里有30亩地,但是出租了,一年租金7000元。如果不出租,他家地种的是玉米。
现在种旱田基本上是自动化,虽然他一个人可以操纵所有的机器干活,但是一年到头,除了种子、化肥、农药这些成本外,顶多收个3万块钱,还得看老天帮不帮忙。如果年成不好,3万块也收不到的。还不如他在这里做保安,工资加上租赁费也有4万多块赚,比在家里种地要强很多,至少没有那么多辛苦有担心……
真是每一位农民都值得给予足够的尊重!但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农村,忽然就有一种隐忧,不知道我这个新米还能吃多久?
或许是我想的太多了吧?离“秋收万颗子”的日子不远了,坐等2018年新米下锅,等待与期盼的日子也是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