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雨声响
门摇风得意,檐响雨自在。黑云逼夕阳,野川可回舟。
今晨,风是带寒的。中午前后,阳光是渐暖的,看着烂漫杜鹃花,心也怒放。
有人聊到读书与写作,写作离不开书,写作更离不开生活。书可读,多少为宜,并无一个统计能算证据,证明可写作。而写作永远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无限多样,才是写作的源泉。如能读书写作结合起来,那学生的学习会不一般。
有人说:学生无时间读书,书读得少。
是这样吗?谁能证明?现在学生读书并不少,写作也未必少,能写合你意的可能不多。同时,一切为高考,做习惯习题,而疏于文章诗词表达,就可能被认作“一代不如一代。”是不是今不如昔,王小二过年式的慨叹并不少。
相对于书籍贫乏的时期,读书真难,因为无书可读。如今读书也难,泛滥或被圈定的读书,也让读书不求用,只作读,而不引向写,用着文字的创造。听过读书的人,很少能听到写的人多。如此读书只止于读,并不是难事。而读书走到创造,诗词歌赋,文章剧本,则就难多。能写的人就更少,原因何在?
学生读书并不少,光教科书就有好多。教科书加学习辅导材料,就多得多。如果算文字篇数,也不少,好多还是佳作美篇。而我们通常认为只有读传统的文科类才叫读书,其他都不算数。这就狭隘了读书。其他科类的也是写作出来的,也要有思想观念,也讲内容主旨,还讲形式方法。可这些都被人漠视。读书之念偏了,读书之法少了,而读书的眼界被束缚住了。于是写作就走向所谓纯粹的纸上谈兵,即使用着好词好句,有着佳构良方,大部分是空对空,而少了接地气,也少了大气与格局。
读书无禁区,而现实却是禁区常在,限制多而禁锢。但却把理由推给时间,论证着无时无机会读书。更不用说写作了。
写作是一种专门技能,高级的创造力。但并不神秘,也不抽象。能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再有着思考,辅之形式,种点方法,大概也能写个七七八八的。也有人神话写作,进而神秘,然后就不了了之。
读书在用,用在思考,更要用在写作。不写的读,只是消遣,而写从读里来,写因读而丰富,写又可重新理读,表现读,读书才不负时光。
下午,上课,学习《琵琶行》,学习的方式有些不容易理解。读书跳跃,遗漏,或急于表达自己浅尝辄止的理解。课上让他们展示,并要求读自己写的,好多学习状况就清楚了。有的随口而出,不加思考。有的不看字句,就开始臆想。还有的读书很快,理解不从书而跳到自已的经历,借题发挥。也有的只讲个材料,透个意思,而不讲文法词法,挂一漏万,或随意猜着,讲A不是A,再猜B或C,未循着理,讲个道。习惯了,那读在浅表,疏漏难免。而有的单一做法,也难深入奥秘。如再加考试法,套路到模仿加套用,学习又浅了去。
学生读出自己的改写文,自评点别人评价,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可比较,不是比分数,而是比真本事,长真本事,增真信心。读不顺写不顺或是糊弄,在公开场合展示,磨炼机会就少了。相反一次一次变好,那就不一样了。
今看数学比赛失败的信息。太功利而失冷静,见眼前而失长远。读书不写作,对学习中的学生是不用不思不作,只能算是作图书馆的书架,是没有创造力的。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聊读书最好去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