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网红街打卡的,和50多年前去风景区旅游的,心态没啥区别,原来叫“到此一游”,现在叫“打卡”。
威海也有这么一条网红街,名唤火炬八街
我上周日从文化西路跑步路过此街南口,天哪。还不到8点,至少有10辆旅游大巴在附近趴着。游客中上至大爷、大娘、大叔、大婶,下至抱在怀中、尚未断奶的婴儿。我估计,其中很少有人,想了解这条街原来的样子。
这条街,10多年前就是一条无名小道,连街都算不上,街应该有住户,起码也应再有个小卖铺,但这条街上啥都没有。
火炬八街是一段上坡和一段下坡组成的,有些游客认为火炬八街就是一段下坡,这是误解。
先说上坡,上坡一侧大概是个建筑公司的仓库,歪歪斜斜的红砖墙围着,上面用石灰写着几个字:卖水泥,还有一个电话号码。一侧杂草丛生,白蒿齐腰深。
再往前,有一个废弃破败的酒店,仔细观察,这个酒店应该曾经营业过,甚至可能荣光过。大凡能开在僻静之地的酒店,都有几把揽客的刷子,也有几道独门好菜。但是,自从我2007年左右搬到附近小区居住,这个酒店就废弃破败至今。
下坡到环海路。一侧是几座烂尾楼,住着拾荒一族,用破纸壳、破木板当窗户挡风。一侧是个别墅,别墅的真正主人一年在这里住几天,其余时间,只有一个看院子的大汉,和几条藏獒。
那时,这条街一年到头都人迹罕至,附近的居民早晨遛弯跑步,也很少走这条路,一则是上坡、下坡,走跑起来很累,除非特意拉体力,原来的威海边防支队就曾在这条路上搞过“魔鬼训练”,再有,就是有考驾证的,在这条街上练习半坡起步。不过,他们都要提防着随时从别墅院落里冲出来的藏獒。
这时候的火炬八街,处处透着荒废苍凉颓败。特别是冬天,海风呼啸,海浪汹涌,荒草满目,偶有几声鸦叫从黑松林里传来,云层低垂,令人不寒而栗。
后来,附近起了两个楼盘,其一的大门处于火炬八街路东。这条无名小路才慢慢有了人气,小街也有了名字,叫火炬八街。火炬一至七街都与火炬路相连,唯有火炬八街,一端连着文化西路,一端连着环海路。
火炬八街这时又重修了路面,连着环海路的丁字路口,坡下划了一条斑马线。正是这条不足十米长的斑马线,成为其日后走红的基因。因为这个场景,像极了《灌篮高手》电影的“小镰仓”,不知始作俑者谁,随手拍成短视频,传到抖音,唤醒了80后的童年时光和青春记忆。
火炬八街就这样,火了。
什么时候火的,我想应该是2020年5月之后。因为那年春天,我和老妈还在路边采过榆钱,如果知道这条街日后会火,肯定要把那棵小榆树拍下来留念。(小榆树现在已经不在)
红了之后,其实就没必要再写下去了
干脆引用《南风窗》一篇文章《爆火的网红街,怎么都一个样子的》的原文,作为结尾:
几乎每个中型体量以上的城市,都会有那么一条特色街道。拍照墙、涂鸦房,建筑刷得粉粉绿绿,别问,问就是“Ins风”。年轻人手拿铁板鱿鱼、竹筒奶茶、臭豆腐这类千篇一律的小吃,穿行在各个网红街的义乌icon小商品店,努力凹着造型,最后在“千修百改”的照片上打上“what a lovely day”的赛博水印。
火炬八街正在加速向同质化的网红街靠拢。
“不要问我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这是火炬八街的现实,也许是火炬八街最后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