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作别风雨桥,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想起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车行两小时左右,到了镇远古城。在进城前的服务区里,吃了旅行团安排的最后一次团餐。这次团餐,吃得不错,导游还送了一瓶贵州的酱香白酒,口感,相比较其他酱香酒,有些轻柔,据说和茅台还有些渊源。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自秦昭王两千二百多年前建县以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一脚踩着云贵高原,一脚涉入滚滚长江,曾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路的中心驿站,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军事孔道,因武而建,因武而兴,因武而商,亦因武而商成为中国历史上名躁一时的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内陆最早的移民城市、开放城市。
在这里,战火硝烟相伴丝竹曼舞,有铁血将士的激扬,有苗歌的婉转,有战鼓的铿锵,有侗族大歌的悠扬。在舞阳河畔,仿佛还能依稀听到,垣上兵戈相击的激越与河畔商贩悠长的叫卖遥相呼应.....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既是抗日后援物资和兵员集散(结)的大枢纽,又是大兵屯集,将军们际会伐谋的军事雄关,镇远作为一个主要的战略支撑点,在湘西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独特的作用,致使日军兵败湘西。
舞阳河航运、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当时构成了抗战物资运输的水陆空三大通道,历史上,舞阳河平均宽130米,流量很大,是中原连接云贵的中国八大水路之一。载重20——30吨的舟楫上通旧州,下达常德、长江。当年,盛极一时的镇远港内,大小码头近20个,经常停在城关河面上的大小船只,多达二、三百艘,年吞吐量数万吨。抗战爆发后,由于大批工厂、学校、工厂内迁过镇远,尤其是部队频繁过境,大量的人员和军需物资需要抢运,舞阳河航运特别紧张。城内的船只有限,远不能满足需要,镇远当时动员了全县农村沿河两岸的木船,包括少数民族的木筏子也汇集起来,投入抢运。
由此可见,镇远人善于造船,又善于划船,龙舟之乡,实至名归。我看过央视的《走遍中国》,专门有一集,拍摄的就是镇远龙舟,对于片中选拔赛龙舟队员的方式扒船,很有印象,那拔的才是真正的河。
赛龙舟,在镇远被称为龙舟戏。估计,端午节在这里的盛大,可能不亚于过年。
舞阳河承载了这个古镇的记忆,积淀了这个古镇的传统和文化,又是这个古镇最重要的景观,背山依河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画栋雕梁,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曲径回廊,庭院幽静,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洞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 。有一位建筑学家曾说:积麦山洞窟群举世闻名,青龙洞在依山而建直上山顶这一点上可与之比高;山西悬空寺蜚声中外,青龙洞在建筑艺术的精湛上较之更胜一筹。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建筑之间也十分合谐协调。相传张三丰曾修炼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练丹炉。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然学说都称之为道,目的都是为了克己利人,是相同的。可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所以青龙洞供老君,圣人殿供孔子,还有佛教的观音殿、玉皇阁等均在一起,相安无事,香火相连。
舞阳河上建有祝圣桥,也有800多年历史了。第3孔第4孔之间,建有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名称"魁星阁",又称"状元楼"。上有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批是:“河山柱石”。楼阁坐东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副是:“云汉天章”。
现在回想起来,这次贵州行,在镇远的行程有点敷衍和潦草了。因为下雨,担心山路不好走,老妈怕滑倒,我又惦记着为次日的攀登梵净山保留体力,没有去青龙洞游览。
相比较西江千户苗寨和凤凰等古镇,镇远的商业化程度属于偏轻。但导游恰恰带我们去了商业化痕迹最重的地方,也不怪他,因为去有南方“悬空寺”之称的青龙洞。沿着舞阳河走,是最便捷的路线。河边是大大小小的客栈、酒吧、咖啡厅,又有点像西塘。 不过,除了这两条街道之外,镇远还是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和市井烟火气,镇中的住民似乎看淡了世事烟云,显得淡泊清净,达观坦然,就像这个镇的太极图布局。
传说,修建祝圣桥时,河中淤泥甚厚,地基成了困扰工匠的难题。张三丰路过,从集市里买了些豆腐,扔进河里,化成了青石板,解决了这个难题,可谓,大道至简。
这里还保留着完好的八大戏台,八大会馆。可惜,行程匆匆,都没有来得及去。
我想,这是一个发呆的好地方,是一个需要慢慢品味的去处,这些,遗憾,就待下次。
略带遗憾的旅程尽管不完美,但意犹未尽较过犹不及,或许,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