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作者: 刘玉洋yagn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3:05 被阅读68次

人性之本是古而有之的争论点,而我赞同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认为,人性如水,就像水可以向下流一样,人性为善也是自然而然的。

从古之大同社会,至今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他们的基础就是人性本善。大同社会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皆是人发自本身的行为。《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认为人性的善仁义皆有教育而得,而在远古时代,如若真如荀子所说,人之初,性本恶,那么善的品质如何称之为善,善又是如何在恶的环境下出现的呢?可是,按照人之初,性本善来说,事情就顺理成章起来。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们可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最后达到大道之行的要求。

人本身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这种善是一种“善己”的表现;而人们自发的帮助别人的利他动作,也是一种“善他”的表现。而人们表现出来的“不利己”或“不利他”的表现,是人们对善的选择。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会哭,这是一种痛苦的表现,他通过哭来表示不愉快,想他人展示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善己”;而当一个婴儿笑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友好,和自身的欢愉,是一种“善他”。梁文道说“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的理解这个社会有多复杂”而我们后天所受的教育,是为了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形式中,衡量好“善己”和“善他”的关系,从而引导我们充分的发挥好人之初,性本善的大道。

人之初,性本善。

相关文章

  • 你到底想怎样?!

    要么来 要么滚 玩够了吗 有意思吗 人之初性本真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美 人之初性本二 人之初性本傻 我从不轻...

  • 若有来生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 人之初,到底是合群的还是孤单的呢? 人之初,到底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呢? 人之初...

  • 性本善

    “人之初 性本善”与“人之初 性本恶” 你更赞同哪一方呢? (欢迎评论区讨论)╤╤╤╤ 我认为 人之初性本善 从小...

  • 人之初

  • 人之初

    我们常常在弄清生活中事情的真相,讲述着被世俗认为的道理。有时表象很惊艳而真相可能很平淡甚至世俗,有时道理很易懂而本...

  •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个经典的辩论题材。个人感觉善恶都有,只不过把善良进行到底的不多,如果一个人坚持善良正...

  • 人之初

    一个标榜法律和道德的社会,只是在强调法律和道德的缺失吗? 非机动车道的电动车,与宝马车在镜头下纠缠了几十秒钟。宝马...

  • 人之初

    善良本是天性,想留住却很难。 难怪年龄大了,就越有点孩子气,就越喜欢孩子。 原来他们拥有的, 正是我们已经失去的。...

  • 人之初

    人之初,性好学。 学啥似啥,赤子之心。 长大了以后,会学的反而少了。 可见人之一生,退步的多多。 科学家对大脑研究...

  • 《人之初》

    一日,在地铁上,我看见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中间夹坐着一个一岁多一点的娃娃。 娃娃的举动立时吸引了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之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wj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