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38dc2e5ad459c9cd.jpeg)
本文是讨论父母爱情对张无忌感情生活影响的第二篇。
不知道殷素素有没有给小无忌讲过她与他父亲相遇相爱的故事。
不管有没有讲过,我想张无忌对他父母的一个共同爱好是有认识的:书法。
当年张翠山感受殷素素,首先是容貌,然后是书法:
张翠山伸手接住,见是一柄油纸小伞,张将开来,见伞上画着远山近水,数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题着七个字:“斜风细雨不须归。”伞上的绘画书法多出自匠人手笔,便和江西的瓷器一般,总不免带着几分匠气,岂知这把小伞上的书画竟颇为精致,那七个字微嫌劲力不足,当出自闺秀之手,但颇见清丽脱俗。
“清丽脱俗”四字,便可见殷素素并不是为了与张翠山套近乎加班练出来的,而是平常确实有这喜好。
张翠山外号“银钩铁划”,除了武学,在书法上也很用功,武当山过年过节的对联等等全是他承包的。他评价殷素素的这七个字是“这笔卫夫人名姬帖的书法,笔断意连,笔短意长,极尽簪花写韵之妙”,评价挺高的。
尽管这里肯定有一定的哄女孩子开心的成分,但也确实说明殷素素的字不错。
不仅字写得好,殷素素还有即兴咏诗成歌的本领。她用短歌邀张翠山次日赴会:今夕兴尽,来宵悠悠,六和塔下,垂柳扁舟。彼君子兮,宁当来游?
多美的诗和歌!怪不得张翠山想来想去,还是难舍这个既美丽又有才艺的神秘姑娘,从此结下生死不解之缘。
回到张无忌。
以殷素素的标准来看张无忌的几位姑娘,最接近的还是赵敏,她也是位会写诗并善写书法的美女。
我们看已任明教教主的张无忌一行人应赵敏所邀到绿柳山庄做客时所见:
左壁悬着一幅大字,文曰:“白虹座上飞,青蛇匣中吼,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剑决天外云,剑冲日中斗,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首。潜将辟魑魅,勿但惊妾妇。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诗末题了一行小字:“夜试倚天宝剑,洵神物也,杂录说剑诗以赞之。汴梁赵敏。” 张无忌书法是不行的,但曾随朱九真练过字,书法的好坏倒也识得一些,见这幅字笔势纵横,然颇有娇媚之致,显是出自女子手笔,知是这位赵小姐所书。
不知道张无忌此时有没有想起他的父母当初的相会来;反正在赵敏提起张教主父亲张翠山号称‘银钩铁划’,是书法名家,张教主自然也该擅长此道,她要向求恳一幅法书时,他是红了脸,感到非常惭愧,因为在冰火岛十年,是没机会跟父母正经学书法,陪朱九真临过一段时间的岾,但估计心力都花在看姑娘上了;在这惭愧之中,自然就带了对这像父母一样会写书法的姑娘的欣赏了。
其次是小昭:
小昭会外语(波斯语,是她母亲的母语)。圣火令上的武功就是她翻译给张无忌的,这为他战胜明教波斯总教使者起了关键作用。
小昭还会唱歌。张无忌和她被成昆困在光明顶密道里,在张无忌彷徨无计时,小昭为他唱了一支小曲: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书中写道,张无忌听到“吉藏凶,凶藏吉”六字,心想他一生遭际,果真如此,又听她歌声娇柔清亮,圆转自如,满腹烦忧登时大减。
又写道,张无忌年纪虽轻,十年来却艰苦备尝,今日困处山腹,眼见已无生理,咀嚼曲中“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那两句,不禁魂为之销。反而在释然之中,又生了希望。
小昭的歌声有治愈功效。
不仅如此,曲中“日盈昃,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等语,启示张无忌在练乾坤大挪移时不追求尽善尽美,避免遭受走火入魔之厄。
她还有懂一些奇门遁甲之类,还能指挥打仗,这个稍偏向于个人主体才能,就不作展开。
朱九真学传武学与书法有关,也须每天练字的,还让张无忌陪着学书,只不知水平如何,书中没有说;但看看她的兴趣主要在于训练猛犬,估计水平不会很高吧,没在张无忌心里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当然,如上所说,也很可能是因为张无忌一心只关注她的美貌,对字怎么样根本没留心过。
周芷若和殷离则好像没有展现什么才艺。
当然,这也不能怪她们,各自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是不能苛求的。只不过,客观上也确实使她们在竞争中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周芷若与赵敏的竞争。
这就像是考试中,两个人的基本分都满分,就看附加题能得多少分了。
也可见,素质教育还真是要紧,古今皆同啊!
有关“才艺加分”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敬请朋友们批评!
明天从“个性特点”角度进行讨论,欢迎关注!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