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年初或者月初去设置许多计划,但是这些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不想干了,或者说就把这个计划自动给终止了。
这样的情况发生多了,我们就会形成一种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能力和习惯,或者做事总是一种半途而废的下意识的错觉。
那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件事是否可以结束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做这件事的目的和目标,目标一定是要有清晰的数据和截止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够到了时间后,就可以自动终止这件事。
如果遇到中间中断的时候,我们就要回到原点问自己,这件事继续下去是否符合当初的目的和目标,符合就继续,如果不符合或者有害处时,那就自动终止。
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的训练自己把事情做成的能力,说到做到的能力,这是训练我们底层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可以应有到我们做其他任何事情上来,这个能力价值无限。
其次,有很多事情不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我们去尝试的一些新鲜事情,比如说我最近在尝试的带货项目。这个时候呢,我就给自己列了个时间投入目标,我要在这件事上去至少投入1000个小时,不管结果如何,我要把时间投入进去。对于新鲜实物的学习,只有当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之后,才能深度了解,才能有更清晰的判断,这之后才能做出是否要继续的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一件事到了截止时间,但是还没有达成预设的目标,这个时候是要重新开始新的计划,还是要继续持续直到把这个目标去实现。我的建议,如果这个目标是未来一定要达成的目标,那就继续去做直到达成。之后,我们就重新复盘当初的目标与时间关系,可能以我们当初的能力与资源,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设置不够,这样对于之后做计划我们就能够有更清晰的时间安排。
其实做计划最核心的几个要素,首先是目的,要达成的预期效果;目标数据,一定是具体的数字指标;时间因素,累计投入的时间,或者截止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