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打开微信收藏,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收藏了那么多链接,看着那些吸人眼球的标题,感觉好陌生,好像从来没有看过,于是我点开看了看,确实没看过。
我收藏的文章,只有少部分是看过且想收藏起再看的,大部分是没看过,可能是当时没时间看,或者是对它感兴趣想收藏起来以后看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发现很多链接已经失效了,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收藏。

就像码了很多减肥食谱、运动教程、美妆教程、时尚穿搭,依然改变不了土肥圆。我们总以为码了就是做了,只要码了,所期待的事情就会发生,其实只是对自己催眠,明目张胆地自欺欺人。
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先码起来,想着以后看,殊不知很多事情当时不做,以后也不会去做。
码起来,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这个时代信息已经爆炸了,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人措手不及,因为信息量太大,所以很多人就失去了耐心,不能停下来看完一篇文章,不能停下来听完一首歌,不能停下来看完一个演讲……然后就忙着刷新更刺激、更博人眼球的标题,有意思吗?没有。
但是就是停不下来,所以连时长两三分钟的短视频,都要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前几秒来博人眼球,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划走。
电子文学的出现让纸质文学受到了重创,短视频的出现让公众号的文章陷入了寒冬。
因为信息易得,且纷繁复杂,所以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耐烦。选择太多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没有选择,因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就像去超市里面买东西,看见这个有点想要,看见那个也有点想要,然后就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了,还会因为纠结而浪费时间。
以前一本杂志要全班同学排队传阅,为了到手的小说不被人抢去,可以不吃饭一直看,以前只要感兴趣的东西,一到手就会马上看,从来不会想着来日方长。那个时候信息的传播很慢,人的选择也很简单,就会那么专注地去做一件事。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了,甚至静不下心来看一篇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看完的文章,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决定再也不收藏任何链接了。
收藏链接,总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觉得以后会再看,其实再看的概率特别低,而如果不收藏,当时就把它看完,就会避免这种状况发生。
所以我现在都是硬着头皮看完想收藏的东西,如果看完还想收藏就收藏,如果不看完,就干脆直接不收藏,省得以后整理起来耗时耗力,就像买了一堆从来没有用过的东西,还得去收拾一样。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屯东西了,已经开始追求断舍离,我觉得断舍离,不仅仅体现在实体上,更体现在网络上,而且重点体现在网络上,割舍掉对网络的痴迷,不被网络绑架,每天会多出来几个小时,用这些时间好好打理生活,会发现现实的生活其实比网络更可爱。
如果有些东西确实码下来更有用,那么希望是真的有用,真的被用到。
来日不方长,余生很短暂,但愿我们都能活在当下,想做的事情就静下心来去做,让每一件做过的事,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刷了很多公众号、短视频,只留下空虚和颓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