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求卓越,就必然会遭遇到失败。
挫折、失败如果变成崩塌就是溃败,如果变成追求更好、更新、更卓越的新起点,就是试错。
关键是如何理解失败,如何看待失败,如何把握失败,如何控制失败的程度,如何反思失败的思维方式,如何承担失败的责任。
谷歌推崇创新,对失败有很好的理解和洞察,并有相对应的心智模式。
施密特的看法是:
想创新,就要学会把败仗打漂亮,学会从失误中汲取教训。
所有失败的项目都会衍生有关技术、用户以及营销方面的宝贵信息,为你的下一次出征做准备。
修改创意,而不要否决创意:世界上多数伟大发明的最终用途与最初设想都是天差地别。因此在放弃一个项目时,要仔细审视其组成部分,看看有无可能重新投放在其他领域。
拉里说过,如果你的眼光够远大,那就很难全盘皆输。失败中往往会隐藏着珍宝。
另外,不要拿失败的团队问罪,而要确保他们能在公司里找到合适的岗位。
因为下一批创新者正在静观其变,想看看失败的团队会不会受到惩罚。他们的失败虽然不值得称颂,但也是一种荣誉。因为,至少他们努力了。
施密特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规避风险或防止失败,而是打造一个不会因风险和无可避免的失误而垮台的环境。
我们要建立一种“反脆弱”的体制:这种体制不仅能经受失败和外界的冲击,还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如果你想衡量你所在的创新环境是否有活力,就必须将成败一起考虑,即变得越来越“反脆弱”。
就如“呆伯特”的漫画师斯科特·亚当斯所说:“我们可以将失败看作一条道路,而非一堵墙壁。”
13世纪苏菲教派大智若愚的穆拉·纳斯鲁丁也有类似的见解:“良好的判断力来源于经验,而经验来自错误的判断。”
另外施密特还针对失败的时机提出了谷歌的洞见:失败时机可能是最难拿捏的。
败得漂亮就要速战速决。一旦发现项目没有什么前途,就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喊停,以免浪费更多资源,产生更多机会成本。
可以看出谷歌之所以是一家追求卓越的伟大公司,洞察失败与创新、失败与成功一体两面、相伴相随的逻辑关系,并用理性思维方式,在谷歌文化制度层面做了“败得漂亮”底层价值观塑造。
谷歌不是败得要“漂亮”,而是有失败层面漂亮的文化制度建设安排。用“漂亮”解决失败这一普遍问题事项。
学习谷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追求不败,及如何面对失败,这一看似矛盾的思想认知系统。
追求不败,让我们用极为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有机会去面向卓越。诚实面对失败,从认知系统层面反思失败的根源、漏洞,可以有机会消除隐患、不足、错漏,提升认知,积累经验,不断升级认知系统,从而促成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走向卓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