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讨论的不仅仅是今天的语文默写,或者语文成绩,也讨论数学和英语学得差的学生的形成原因。
先看看今天《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的默写情况。
全对20人,错3个以上(不含3个)的人8人。其余27人。
全对的人毫无疑问是最优秀的,另外27人属于中等,还剩下的8人属于差。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论?先看看我们在默写这些词语之前有哪些学习环节。
第一步:2018年12月25日语文作业:翻译这两篇课文。(这里面已经包含了词语的背诵)
第二步:2018年12月26日语文课堂,学习《寓言四则》,老师课堂教学这两篇小古文并再一次落实了这些古文加点字)
第三步:2018年12月26日课后作业。整理古文加点字。
第四步:2018年12月27日课后作业:背诵古文加点字。
第五步:2018年12月28日早读考查古文加点字。
我们可以看出,再完成第五步之前,我们针对这37个古文加点字,已经做了四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真正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其实早在第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完全掌握了这37个古文加点字。可是,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在完成了前四步之后还错那么多呢?
1、学习态度不好。前面四个环节没有一个环节真正落实到位。其实,我们作业的设计量是依照完全落实学习任务的目标来设计的。整体情况是:尽量少但要精。如果一个学生真正要好的话,前面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完成,今天的默写就不会错2个以上。错一个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的脑筋不是机器,偶尔的笔误也正常。不过,尽管可以理解,但最好是精确,不出错。
2、对自己要求不高。不肯真正认真。不管基础如何,如果真正肯用功,这些知识都只是最最基础的东西,数量不多,也没有变化,终究是可以记下来的。
3、记忆品质不好。极少数人的记忆能力的确不行。
4、对知识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这37个词语,真正属于新词语的只有十来个,大多数以前其实都学过。因为在学前面知识的时候,这些学生也和今天一样学,所以,缺失了知识铺垫的基础,更缺少了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最近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测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差生?比如数学,这一次满分是110分,对所有学生来说,要考到100分以上,的确是需要和他人不一样的学习品质。但是我们发现,还有将近一半学生,分数在90分以下。要知道,这一次数学并不难。要得到90分以上,只需要平时认真作业,把老师的基础要求落实就可以了。这是一次单元测试,老师在测试之前,已经有了最少一个星期的教学和练习。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很认真,很重视分数,考得不好就哭了云云。我说,如果这一次连90分都考不到,哭也应该。但这不应该是委屈的哭,马虎的哭,而应该是为自己根本就不认真而哭。这样的哭,说明不了什么,下次基本上还会这样。到初二初三,这样的学生连哭都不会再哭了。会走向麻木。
语文和英语也是这样。那些大量的差分数不怪老师,不怪家长,应该思考:自己完成老师的学习要求了吗?把老师的基本要求落实了,分数不会那么差。
初中阶段,语数外物化,要考到高分,另有它法。不再此文叙说之列。
2018年12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