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晶,也可称为“微型教案”。出色的板书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篇章的结构、主题、重点、难点等,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它与教师的讲解相互辉映,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陈老师说,公开课的板书设计要能做到“好”“亮”“妙”,让教师的公开课无处不在闪耀智慧的火花。怎么做呢?陈老师说可以从“图形”板书设计入手。
一、文题入手,图文并茂
书中有两个板书设计的图例。一个是《项链》,板书设计的主体也是一串钻石项链,由好几个“钻石”串成。左边的小钻石串起小说的情节,右边的小钻石串起小说主人公的心理。中间穿戴部位的大圈是老师的创造性解读,人生需要的美好品质,展现人性优点的价值性词语。《醉翁亭记》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小亭子。
这类板书设计都是先用精炼的词语对教学内容做高度概括,其后或是在对段落大意归纳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或是总结写作方法、标示主题思想,或是突显文眼。返书时有意按一定的顺序书写(图形设计),最后以简单的线条勾勒,使所书写的文字,巧妙的连接成一幅与课题相关的图画,从而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
二、文旨入手,图文结合
从文旨入手,关键在文本解读,教师要多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文本解读不同,板书设计也不同,创意点也就各放异彩。书中以4篇课文的板书为例,设计成卷轴、书信、雪花、生命之舟的图形板书,很是让人眼前一亮。
三、文字象形,图文创意
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文眼,提炼出一个最精炼的字,借“象形”适当变形,形成图文版书。《五柳先生传》出现了9个不字,结合汉字的书法艺术,精心设计后形成的就是一个大大的“不”字板书。
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结合学生的学情,把教材的重难点高度概括出来,并体现在板书上。文字容易忘却,但能凭借图形特征唤起再现思维,也是一种激起学生兴趣的办法。
四、文脉连接,图文贯穿
文脉,是文章的命脉,抓文脉就是循着作者的思路,依据文本,理解揣摩作者的意图,梳理文章脉络。抓住文脉进行分析,可以凸显文章主线,抓住文章脉络并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提升文本感悟的深度广度。
教学时,可以从抓词眼、抓句眼到抓段眼,层层深入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时,可以采用文脉相连的方式,或折线,或圆形,或坐标,或环形等进行构图,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启迪学生智慧,延伸学生思维,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板书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众多的板书图形式中,图形板书能把生动活泼的图像与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借助美学因素,使单调的讲解趣味横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让学生把教师所绘图像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