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70564/af28988e556b226f.jpg)
27岁的时候,我离开高要求的管理咨询行业,进入要求更高的教师行业。
我在一家纽约公立学校教七年级的孩子数学。和其他老师一样,我安排测验、测试,安排家庭作业。等结果回来的时候,我给出分数。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IQ值并不是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区别。我的一些表现优异学生的IQ值并不是最高的,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表现并不好,这开始让我思考。七年级学生所学的数学,确实更难,有比例、平行四边形、小数,但是这些概念并不是不可能学会。最后我确认,任何一个学生,只要他们足够努力长时间的学习,就能够掌握这些概念。
经过七年的教学,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需要更多的从激励角度、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学习和教育。我们知道,目前唯一用来衡量学生的标准就是IQ智力测试。
但是,如果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并不仅仅依赖快速学习的能力呢,是否还有其他方面?所以我离开学校,成了一名心理学家。
我开始研究从事任何有挑战工作的成人以及从事学业的学生。在调查当中,我研究谁是成功的以及成功的原因。
我们去西点军校预测哪些学员将继续,而哪些会退出。我们去全美拼写比赛,预测哪个孩子将在竞争中走得最远。我们预测面对复杂教学环境的新手教师们,哪些教师在这个学年结束后,仍然在坚守。研究哪些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效率最高?我们和私人公司合作,研究哪些销售人员能够保住工作,赚的钱最多?
在这些不同的测试当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性格特点凸显出来,它并不是社交能力,不是外表,不是健康的身体,也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毅力是盯紧自己的未来,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非常努力的工作。不是一周,也不是一个月的努力。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冲刺。在几年之前我在芝加哥公立学校研究毅力,请上千位高中生参与测试。等一年多的时间看哪些学生能够毕业,哪些不能。
结果显示,越有毅力的学生越有可能毕业。不仅在西点军校和全美拼写大赛,毅力很重要,在学校里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处在退学边缘的学生。
关于毅力,最不可思议的是普通人、乃至科学家对于毅力知之甚少。每天都会有家长和老师问我这样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建立毅力?怎么样让孩子拥有正确、牢固的工作信念?如何让他们拥有长时间的持续动力?”
老实说,我并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的是,智力并不能使你变得有毅力。我们的数据显示:很多智力高、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对于做出的承诺并没有坚持到底。智力和毅力并不正相关,甚至有时是相反的关系。
目前,我知道的让孩子建立毅力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由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提出。
Carol教授说,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自己的努力而变化。
教授所做的试验显示,当孩子们学习大脑如何改变和生长后,在应对挑战时,更有可能持续进行,因为他们不相信失败是永远的。
成长性思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这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办法,并且逐个测试。我们必须能够承受失败,然后总结经验、重新开始。
换句话说,我们应当更加有毅力地去培养孩子的毅力。
这是学习并翻译的第21篇TED演讲,演讲者:Angela Lee Duchworth, 教师,心理学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9870564/7ced52bda1b4196e.jpg)
演讲技巧:
1.有内容:我们在听到高考后,有的学生考到好学校,就会想“他一定很聪明”。在学校里,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似乎也只有他是不是聪明。但是,从长远来看,智商高并不是表现优异者的特质,而是有毅力。
2. 有条理:
二分法:能力固定与变化;永远和暂时;继续和退出;
要素法:毅力与智商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过程法:演讲者自己的职业经历;
3. 有说服力:
演绎推理:我们在培养孩子毅力方面要更有毅力。
类比: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