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比起眼前的盆栽,我更喜欢郊外的野花”。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只享受眼前的舒适,要尝试摆脱这种心灵束缚,去追求一种更开放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有时候,很随意的漫步在郊外,看一看草地上的野花,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因为在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较多的还是生活带来的压力,当忙完一天的事情回到家中时,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是多么香。
看一看这眼前已经看了多少遍的“美景”?昨晚那一局wzry玩的没手感再来一局?......
如此你会发现,“明天和后天要做的事情,今天已经做过了”
所以所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我来了!!!

2007年(一年级),我一个人走进了我们这个小县城里不错的民办小学,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相当于现在普通高中一个学期的学费(现在的学费与我大学持平),好,我不是来说学费的......
由于第一次来这种两个礼拜回家一次的寄宿式学校,所以在7岁之前我会的任何东西都应用不到这个新生活中,当然吃饭上厕所还是会的哈哈哈哈哈哈......咳咳。
我开始学习如何去照顾自己,如何在校园里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如何上课能抢到答题机会并得到老师的赞同......。于是就这样,按着一个普通小学生该有的轨迹生活了两年。

2009年(三年级),因家庭条件的原因承担不了昂贵的学费,所以不得不离开这个上了两年的地方去选择一个离家比较近、教学条件还比较艰苦的小课堂(也可以说是学校)。就这样,在这里又上了一年,给给我的影响却是很大很大的,与之前那个比较好的学校相比,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后来,也慢慢改变了我......
2010年(四年级),我由于实在受不了这个学校的一些地方,强烈跟父母建议还想回到最初的那个学校,真的太香了。于是,我又见到了校园里那些熟悉的面孔和食堂的饭。等到再次来到这个环境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跟之前的我不一样了。其他方面先不说,光学习方面就莫名其妙的不行了,我也很奇怪为什么短短一年我变了好多,变得不像以前那样纯粹的学习和纯粹的玩。我——变了。
爸妈在我上四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又给我找了一个学校。那个学校......不收学费。
2011年(五年级),没错!我已经换了三个学校,这也是我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校。入学阶段就别说了,反正又是一脸的陌生和无奈。当我第一次在课堂上觉得老师的问题我可以抢答时,我才发现,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举手(他们不是不会),而我,不仅手举的老高,嘴中也一直不停的喊着“我来!我来!”。
全班的同学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连老师也是......
我当时就知道了,从前的我回不去了,不仅仅是自己的原因,还有氛围的原因。我一二年级养成抢答举手高喊‘我来’的习惯,在这些地方都不成立了。
我,也从小学毕业这个阶段,彻底变了......

2013年(初一),贪玩,学习中等。
2014年(初二),贪玩,谈恋爱,学习中下。
2015年(初三),翻墙头去通宵,克扣生活费充游戏......循环循环再循环。
2016年(初中快毕业),我的学习依旧很差,已经沦落到了中等偏下再偏下(倒五)的位置,我内心也清楚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咎由自取,可当时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用找老师补课的方法来麻痹自己,其实自己也知道,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来获得一个“我已经很努力”的假象蒙骗自己。
就在2016年6月1日的一个夜里,我三步上篮,把我的左手摔骨折了......
当时距离中考15天
我于是左手打上了石膏,因为觉得太显眼或者太丢人,就一再要求不去上课了(现在想想好好笑)。于是,我就打着石膏,用一只手翻着卷子,完成了短暂而又漫长的中考。

2016年7月17日,分数出来了!
我比平时成绩多出了40分——414分!当时的录取分数线是402,学霸们不要笑。咳咳,我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还能考上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虽然是普通班,但已经知足了)。那天,我的心理活动甚是波涛汹涌,于是找爸妈兑现承诺——考上高中买手机。
为期两个月的暑假直播生涯潦草带过......
2016年(高一),我带着满满的期待踏入了这个让我意外收获的学校,惊喜的是我遇到了很多之前小学和初中的同学,这也让我从内而外产生的陌生感变淡了好多。
过了一个月我们要开始月考,我即在预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地考了班级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没考0分)。当时我的状态就是“无所学,无所成,无所爱”,我也很纳闷,为什么高一我就开始迷茫了呢?

2017年(高二),玩游戏、上课吃东西、早退等等等等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我不再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渴望,我每天沉浸在温水之中......高二,也这么过去了。
2018年(高三),我感觉到周围的人已经开始努力学习冲刺高考了,说实话,平时满不在乎的我——慌了。
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我每一轮都跟别人请教有针对性的复习,可是对于我来说他们的复习就是我第一次的学习,因为上课我都睡觉吃喝走思了。我感觉到复习是如此的艰难,因为老师之前都讲过,所以复习就快很多,像过电影般给我们讲着。当我刚搞懂“1”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到了“10”,一轮复习比一轮快,我早已跟不上同学们的影子,只剩自己在最后一个人吃力的爬着,爬着......
2019年(毕业前夕),有那么几次考试让我觉得,我自己进步了,虽然不是特别明显甚至很微小,但给我了莫大的鼓励,于是我心中快要熄灭的火苗又旺盛了起来。
250→280→265→270→275→285

321!
对于我来说我从来没想过高考会考这么多(因为基本没怎么学,相当于裸考),可能在座的有四百五百六百甚至七百的,但是我不捏造自己怎么怎么样,我是多少就是多少。
从12点刷新网页到凌晨4点,终于等到了这个消息,我对我自己的预算就是280左右,这个3开头的数字确实全是惊喜,这样也好,高三最高的一次分数是在高考。
2019年(大一),我一个人第一次跑去离家700多公里的学校,从小到大没有这么远过,这也就意味着——全部都要靠自己了。
我希望我的兴趣在大学中能够发展,于是我报了播音部和声乐部。我喜欢唱歌,于是我买了音响和话筒跑到操场上去唱。我想学弹琴,买了没两天就落灰了。慢慢的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我仿佛觉得我在上初中、高中——我怎么又开始玩了!
我发现我周围的东西太多了,让我的心很杂很乱,也开始迷茫,我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忘记了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忘记了,学习。
我开始摒弃那些对我毫无用处的事情,活动和没营养的社交,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
直到2020年4月1号,有一个人出现了,她彻底让我“活”了过来,我也因此慢慢的开始转变......
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留荒,一个希望坚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上进主义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