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画系列读书中华书画,传承经典。
陈沛彬、范曾——庆建国七十周年《艺海同舟》作品鉴赏

陈沛彬、范曾——庆建国七十周年《艺海同舟》作品鉴赏

作者: 艺术前沿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5:47 被阅读5次
               陈沛彬,共和国同龄人,改革开放时在柳州科委率先下海,1985年带两枝毛笔到桂林开创书法事业,用《一笔飞墨》,《破笔狂草》,《用骨印象》等创新笔法敲开了艺术大门。1997年作为中国大陆首位书法艺术家访台举展,广交朋友,得陈立夫,吳柏雄,吳敦义等政要好评。    现为中日友好书法碑林领馆长,三届广西政协委员、常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建自己的中国和日本的艺术馆,并在阳朔遇龙河边建造“陈沛彬四大创艺园林”,前年,为阳朔龙尾瑶族小学捐建瑶族文化馆艺术馆,被誉为精准扶贫的艺术家。                               踏着时代的步伐,让水墨飞 ——陈沛彬一笔飞墨印象                                     纵观著名书画艺术家陈沛彬“一笔飞墨,人生百态”百幅新作,震撼心灵。堪称前无古人,天下一绝。这种创新,为中国水墨画增添了一个新的画种——一笔飞墨画,为当今文艺复兴增添了新的元素。“唯精品有力量”。任何艺术到达极致精妙的境界往往给人以举重若轻,不可思议之感。我看到陈沛彬先生的作品时,不敢相信这是他一笔挥就的。今年中秋节,我拜访了陈沛彬先生,亲眼目睹了他的一笔飞墨神采,他泼墨前在“秋水悠悠”古琴名乐的陪伴下,只见他凝神静气,气沉丹田,随着音乐的旋律,他开始用水、用墨、用彩、润笔。在落笔瞬间,笔走龙蛇,风生水起,墨光飞溅,在音乐的高潮之处戛然收笔。挥毫不到六秒,一幅表现丝绸之路的《和平使者》作品跃于纸上,人物形象在水墨的飞洒和浓淡枯湿的映衬下活力四射,在场的专家学者们目瞪口呆,片刻后响起阵阵掌声和赞叹。     “焚纸三千而后生”。陈沛彬先生这种从偶然到必然,大巧若拙的创作过程,凝聚了他半个世纪的书画功力和对中国水墨的深刻理解。他借用了传统国画的浓淡枯湿和书法的真草隶篆笔法融为一笔,电光火石之间,精神,气象,法度已凝炼纸面,浑然成就。开创了东方水墨的又一个新境界。   艺术家又往往是时代的记录者。多年来,他踏着时代的步伐让水墨飞舞在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已有百幅歌奥运、歌亚运,助抗震,赞英雄作品问世,广受国人关注。今天,他又拿起笔,以丝绸之路主题进行创作,为贫困山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提升进行创作。   前年六月,这位传奇的书画艺术大师,走进贫困山区,为阳朔龙尾村寨瑶族小学捐款120万元,并亲自义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研习摄影书画,让瑶族孩子们有知识,有技能,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法兰西国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范曾论文学》《趋近自然》等约150种,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种。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沛彬、范曾——庆建国七十周年《艺海同舟》作品鉴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mggqtx.html